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人--刘尚合院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6 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5-6 04:48 编辑

刘尚合院士。图由刘卫东摄

【专家小传】

刘尚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静电安全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静电研究与应用重大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员、全军英模代表,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晚上七点半回到家,刘尚合照例一头钻进了书房。正在做传统面食柿子饼的老伴赵香莲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不知道时间,他根本不知道时间。"

听了老伴的唠叨,刘尚合一笑了之。对他来说,如果生命中有个抹不去的符号,那一定是激情。50多年的科研之路,心中不断涌动的激情让刘尚合忽略了时间,忽略了年龄。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静电安全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刘尚合一直都在与一个"幽灵"战斗。这个"幽灵"叫静电,它来无影、去无踪,却频频扮演"杀手"角色,导致电发火装置及易燃易爆物意外发火、爆炸,令人防不胜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收起 理由
2009Begin + 2 赞一个!
铁锚 + 8 赞一个!
无所得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4:48 | 只看该作者

刘尚合与静电结缘于30多年前。1983年,在军械工程学院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的刘尚合被国内外一连串由静电引发的伤亡惨剧所震惊。身为军人的刘尚合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彻底攻克这一难题,追踪降伏静电这个'幽灵',才能真正确保武器弹药安全。"也就是那一年,刘尚合离开了奋斗10多年的半导体离子注入研究领域,踏上了追踪静电"幽灵"的科研之路。

在一无科研资料、二无试验设备、三不懂弹药原理的情况下,选择"静电与弹药"这一危险而又陌生的科研领域,需要多大的勇气?回忆起当年的选择,刘尚合说:"为探索未知领域,我愿意重当一名小学生。"

话虽这样说,但刘尚合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段怎样的艰难岁月:长时间处于超剂量有害气体和射线辐射的环境,让他的白血球值一度从正常的5000下降到2000;长期超负荷工作,让这个身高1米80的大高个儿体重锐减到60公斤……

鏖战近千个日夜,刘尚合在防静电危害研究方面终于初露锋芒:在国内首次提出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材料改性技术,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撰写的论文《聚合物材料防静电改性研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一鸣惊人,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开辟了人类防静电危害的新途径。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5-6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4:48 | 只看该作者

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刘尚合首次提出了"信号自屏蔽--电荷耦合"动态电位测试原理,并和同事们一起成功研制出静电电位动态测试仪等5种仪器。经过反复理论推算和仪器精密实验后,刘尚合得出的结果高于英美专家认定的数值。

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推测结果的科学性?只靠理论计算显然不行,动物皮毛实验又能否达到人体的效果?为了尽早打通科研瓶颈,刘尚合大胆提出对人体直接进行高电压实验,并提议由他自己亲身来完成。

实验如期进行。助手们通过专门仪器,让电压从2万伏起步进入刘尚合的身体,他的头发、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4万、5万……已达到国外资料认定的最高值。助手们停了下来,但刘尚合却毫不犹豫指挥下令:继续加压。5.5万、6万、7万……静电电位测试仪的荧屏上显示,他身体上的静电电压已经达到7万1千伏。刘尚合一边紧盯着仪器,一边镇定地指挥着助手,同事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点评

执着  发表于 2017-5-6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4:4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人类首次测定并验证了人体静电电位的极端值!




弹药火工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突燃突爆的"反常发火"现象,是困扰世界军事领域几十年的一道难题。由刘尚合主持的"弹药防静电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一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这样,一次次无畏面对挑战,一项项成果相继问世,刘尚合也一步步登上国际静电研究领域的高峰。

" 在与静电较量的路上,我从未想过放弃。"今天,刘尚合带领着落户军械工程学院的电磁环境效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5-6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6 10:15 | 只看该作者
  科学无止境、但愿这样的科学家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5-6 11:03 | 只看该作者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6 0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5-6 0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5-6 08:48 | 只看该作者
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5-6 17:05 | 只看该作者
          探索 科学,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付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5-6 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5-6 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5 | 只看该作者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7-5-6 17:54

谢谢老朋友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5 | 只看该作者
岸上人 发表于 2017-5-6 17:05
探索 科学,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付岀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6 | 只看该作者
山水游 发表于 2017-5-6 10:15
科学无止境、但愿这样的科学家越来越多!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6 | 只看该作者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7-5-6 17:24

谢谢老朋友天路版主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7 | 只看该作者
冬晨泳 发表于 2017-5-6 11:03
赞!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7 | 只看该作者
纣王 发表于 2017-5-6 08:48
大赞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7 | 只看该作者
山苗 发表于 2017-5-6 08:11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7:59 | 只看该作者
快活鱼 发表于 2017-5-6 06:08

谢谢老朋友快活鱼版主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4 06:55 , Processed in 0.08934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