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2-16 15:18 编辑
针对此次事件,昨日记者采访了杭州市冬泳协会秘书长吕文宗。“夏季游泳一般水域温度在25℃-30℃以内,游泳馆内则一般在25℃-27℃,和人体温度接近,所以对于心血管影响不大。但是冬季户外水温和人体温差较大,人在水中散热较快,血管剧烈收缩,因此,冬泳还被称为人体血管操。”吕文宗表示,参加冬泳切不可贸然行事,否则,不仅不能健身,反而会伤身。 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冬泳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御寒能力,但是针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因人而异,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吕文宗建议患有心、肝、肾严重疾病者,以及脑血管病、高血压、关节炎、各种溃疡和皮肤病、急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患者,不宜进行冬泳。 “冬泳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历过一段耐冷水的锻炼。最好能从秋天开始坚持冷水浴。秋季冷水的温度与肌体较接近,人们也比较适应。冬泳下水前夜需要在冷空气中适当暴露一段时间,接触冷空气,避免温差太大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吕文宗告诉记者,有些游泳爱好者首次接触冬泳,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水浴,贸然参加活动,经历冷空气和冷水的强烈刺激极有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皮肤过敏、四肢无力等症状,十之八九会感冒,甚至会引发关节炎、心肌炎等病症。 户外冬泳时,切记配备救生浮球。吕文宗提醒到,救生浮球不仅仅可以在出现意外时候作为极好的漂浮物,更便于施救者及时发现险情,以便救助。“出去冬泳最好结伴游,这样方便有个照应。在选择水域时,也要注意观察水流和周围环境,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除此之外,冬泳以健身娱乐为目的,重在科学冬泳、参与健身活动,要弱化激烈的冬泳比赛竞争活动。不要盲目跟别人攀比在水中的冬泳时间长度和游泳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