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7-21 04:51 编辑
郭川驾驶的“北京时间号”启航横跨太平洋去里约为奥运会助威的消息一传开,我的朋友圈里一群靠奥运会吃饭的国际朋友们纷纷点赞,说这又是一个新的LEGACY。 我第一次听说奥运会LEGACY还是2000年在北京奥申委工作的时候,我负责撰写申办报告的中两个章节,一个是奥林匹克文化 ,另一个是媒体服务和电视。一位国际专家建议,说国际奥委会非常重视legacy ( 那个时候把Legacy翻译成遗产),一定要把奥运遗产的概念放进申办报告里面。我也因此记住了这个词,而且发现自己做的事情也一直与它相关。 那以后,我参加了巴黎2012和索契2014奥运会的申办,Legacy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描述未来的名词。直到2010年,我到英国考文垂大学攻读体育产业管理博士。我的博士研究方向就是奥运遗产。那会儿距离伦敦奥运会还有两年的时间,我住在奥运城市(考文垂是奥运会的足球主办城市),感觉到奥运給城市带来的变化,但是,更多的感受却是办赛的理念和普通人对运动的热爱有增无减。 在半年的田野调查中,我有机会到在建的伦敦奥运场馆参观,伦敦奥运会的“遗产”计划,不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留下一大堆无人光顾的白色的大象,而是贯穿在申办,主办和场馆的设计,以及赛后如何管理利用的整个过程。 这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这个词翻译成“遗产”可能错了,应该“传承”。 后来因为阴差阳错,我改变了我的博士研究方向,转向运动员的代言研究。同时北京奥运会的一项最重要的传承也机缘巧合地成为了我在过去5年的事业。这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帆船城市青岛的帆船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