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czq910412 日志

世博会里凑热闹

热度 2已有 280 次阅读2010-10-22 09:56

    到了上海,世博会还是要去一下的。分析、推导后,觉得10月8日应该人少点,而且选择白莲泾4号出入口进园,但打车到4号口的时候,可能是人少的缘故,4、5号口都没有放行,只好走到上南路的6号口入园。

    入园安检排起了长队,很多人手里还提着方便小凳,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此景已经使我开始后悔。从小祖辈们就告诫我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这下可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了。

    耐心地等了40多分钟,终于入园了。拿到园区导游图后,马上就上高架步道。望着展馆排队的长龙,听着广播里通报的等待时间,懊悔的已经不得了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决定先上世博文化中心顶层瞭望一下园区全貌。

    没有想到的是,在世博文化中心的底层,现代艺术大师制作的瓷器、金器、玉器等艺术精品扎堆展出,在欣喜之余,也感觉到了世博会确实还是有好东西可看的。

    欣赏完艺术珍品已经正午,虽然餐馆里放出阵阵香气,但我们依旧坚定地登上顶层平台,绕圈巡视整个园区。因为各种推荐中都没有世博文化中心,所以我们也算是盲打误撞,看完浦东形形色色的国家馆,再远眺黄浦江对岸的浦西专业馆,觉得来下世博会还是值得的。

    认识变了,到展馆凑凑热闹的心情也有了。韩国馆排队,远远看眼空场上练习的舞蹈演员就走过去了;越南馆排队,印度馆排队,沙特馆、日本馆就更不用说了。在A片区转转朝鲜、哈萨克斯坦和亚洲联合(一)馆等不要排队的地方后,穿过B片区,登上世博轴。

    从我进过的几个展馆看,绝大多数都是模型、图片以及销售纪念品,主要风景就是拿着30元买来的世博护照排队盖章签证,当然,这对于信奉空无的我来说是提不起兴趣的。那么要排几个小时的展馆里有什么呢?听人介绍,那些耐心等待的人,都是冲什么3D、4D影片去的,当然,也有为台湾馆发的小瓷瓶、比利时馆发的巧克力而去的,看来我确实是在凑热闹。

    既然已经违背祖训和圣训了,那就坚持着浏览完吧。沿着高架步道向西,从主题馆北边经过,望了几眼东盟和大西洋国家的展馆外形,进入C区的欧洲部分。园区喇叭已经多次通告德国馆、法国馆等排队超数小时,所以我不敢冒然走下高架步道,好在形形色色的建筑也有看头,所以也可以落个自得其乐。

    肚子的咕咕声还是把我们从高架步道上赶了下来,垫吧点小吃后,发现有处不要排队的地方。走进立陶宛馆,回顾了下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加盟和脱逃苏联的历史,心中的感慨难以言表,当然,篮球也是该国值得大书特书的。

    正是天有不测风云,刚从立陶宛馆出来,大雨就瓢泼而下,虽然躲进遮阳棚中,但飞溅和滴漏的雨水,仍旧打湿身上的衣服。趁着雨还没有完全停,先去探望了下斯洛文尼亚这个年轻的国家,然后又去阿根廷寻找梅西,这也是下雨带来的好处。

    神秘的非洲是我向往的,但没有想到南非、埃及、突尼斯、安哥拉等馆同样排队,无法,只好到非洲联合馆看看。和引领现代的欧洲、追捧时尚的亚洲完全相反,非洲兄弟带给世人的是朴实、环保(落后)和绿色,是当前世界所追求的和谐、循环的理念。人类从感谢自然的给予,发展到对自然的索取,现在又想着如何去恢复与自然的和谐,说白了这就是没完没了的“欲”在做怪。

    从L6轮渡码头到L5轮渡码头,不仅要穿过黄浦江,而且还要从卢浦大桥下过,这也是一种特有的感受。一到浦西,我们就选择城市足迹馆作为第一站。这也是一个新发现,对于我这个喜欢旅游、历史和古董的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都令我流连往返,花费了很多时间。

    接下来选择的是太空家园馆,因为分成看和不看电影的两条队伍排队,以为可以快很多,但事与愿违,同样是走走停停,因为要去参加婚宴,只好半途而废,从队列中逃了出来。反正太空家园也不是我能住的,不看也罢,还可以少些欲求。

    已经快5点了,接近7个小时的世博会凑热闹结束了,对我而言,留下美好记忆的就是世博文化中心和城市足迹馆,而这些是要永久留下来的,哈哈,在开园期间来挤挤涨涨,可真是瞎胡闹啊。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2 01:27 , Processed in 0.02204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