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养生攻略 秋分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秋分节气的天气大多是秋高气爽,很适合进行锻炼。在这个节气中,我们可以完全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但运动量也不宜过大,防止大量出汗。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放松心情,扫除抑郁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有些人会因为环境而产生忧郁的伤感情绪。如果不能调适好心情,会导致体内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引发疾病产生。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因此秋季建议外出秋游、登高,可令人心旷神怡,保持心情舒畅。 胃部保暖,防止寒凉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饮食温润,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