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8-2 04:26 编辑
提到开国大将黄克诚,人们会想到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性格。他在党内、军内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一生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用行动感染和影响着子女。 近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居住在北京的黄楠女士。“父亲在我们小时候一直说,要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要好好为国家做事。”电话里,72岁的黄楠向记者回忆了父亲黄克诚大将的故事,谈起黄家家风。 “父亲希望我们搞科学,建设国家” 黄克诚大将一共有四个儿女。大女儿黄楠北大物理系毕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大儿子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二儿子黄晴北大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我们家很重视学习,父亲非常看重我们是否能为国家做有益的事。”黄楠说,建国后因为要建设国家,大多数领导的孩子都学理工,没人想当官。父亲也希望我们能学好科学,建设好国家。 “小时候母亲经常为我们讲故事,读古文,希望我们能背诵。我们做的作业,母亲也会亲自检查。”黄楠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妹读研究生和博士的时候,身体不好,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跟不上。父亲知道后,便对妹妹说,人一定要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气概,面对困难要一往无前,不要轻言放弃。在父亲的鼓励下,黄楠的小妹最终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全部学业。 黄克诚对孩子们的品德也很重视。黄楠回忆,妹妹读小学的时候,可能是上课说小话,在“操行”一栏批了“中”。父亲知道后,便把妹妹转到了部队的小学,希望她能严守纪律。“父亲不喜欢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但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父亲会指出来。”黄楠说。 “父亲虽然对我们要求很严,但他是个温和慈爱的人。”黄克诚任湖南省委书记期间,黄楠曾随父亲在长沙生活。“他工作很忙,平时也难见到。不过父亲得闲的时候,也会去学校接我放学。那个时候,父亲总爱用胡子扎我,逗得我咯咯直笑。”老太太说,她现在依然记得那种宠溺的感觉,回忆起来,心里满满的甜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