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鱼象鱼说【今日大家】
前半生为翩翩风流之才子,后半生为戒律精严之头陀2018
10/12
12:57
传喜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12
星期五
2018年10月
2018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四,近代高僧、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师圆寂纪念日。
纪录片:弘一大师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20:05
?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自画像
弘一法师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造诣。出家之后精修律宗,又成佛门一代高僧。
当他还是李叔同的时候,
他是擅书法、精金石、通诗词、
达音律的风流才子;
当他是弘一法师的时候,
他用自己的方式,
让不计其数的人接触到了佛教。
当他还是李叔同的时候,
他有着人世间的小爱;
当他是弘一法师的时候,
他把爱变为了慈悲。
弘一法师禅画
大
师
sheng ping
生
平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出家前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世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幼
而
cong min
聪
敏
法师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他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
法师出家之前,性情倜傥恬醇,于诗文词赋外尤好书画,又工篆刻,书法颇得汉魏六朝之秘。二十六岁东渡日本,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并研究音乐,创立春柳剧社,为我国新剧运动之先驱。
回国之后,任教天津工业专门学堂,后赴上海主持《太平洋报》,借书画文字以宣传革命。又应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聘,主持图画、音乐等科,前后七载,介绍西洋戏剧、音乐、绘画,实开风气之先。
剃
度
chu jia
出
家
在李叔同身上,世间人原本认为高于生命的爱情,并没有能够阻拦他剃去烦恼丝,归入佛门。
李叔同在写给前妻的那封信中说,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1918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于杭州大慈寺出家,投礼了悟法师为师。未久,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出家后,他云游四方,学习、讲习佛法。他说,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非厌世、非说空以灭人。佛学的核心是慈悲之心,即利万物他人一切生灵之心。
弘一大师是充满智慧的,当我们还在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中挣扎的时候,他可以跳出这些,把生活过得简单化,去追寻自身的内心宁静,也帮助了他人开启了寻找自性之门。
悲
欣
yuan ji
交
集
弘一法师慨叹僧界为世所诟病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于是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其后专弘南山律宗。弘一法师操行至苦,常年跣足芒鞋,孑然一担,云游各处,讲经弘法,以在闽南为时最久。
民国三十一年,弘一法师在晋江温陵养老院,中秋节还曾为大众讲经,并向院中老人讲说净土法要。八月二十三日,示现微疾,拒绝医药、探问,专一念佛。二十七日,绝食,只饮清水。二十八日,撰写遗嘱,交代妙莲法师负责后事。九月一日下午,在一张纸上写“悲欣交集”四字交给妙莲,嘱咐注意:
“如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所感。”说完这一番话,依然默念佛号。
九月四日戌时,大师在开元寺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留下舍利500余颗,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四。
丰子恺画作
传奇人生
普获赞誉
弘一大师的一生堪称“完美”,
正如夏丏尊所总结的,
“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
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
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
卓越的艺术造诣,
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
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弘一法师油画画作
鲁迅这样评价法师的作品:“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周恩来总理对曹禺说:你们将来如要编写《中国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
THE END 弘一法师: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2018
10/12
11:07
如是我问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李叔同(1880~1942),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1942年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1/15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2/17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叔同《临终偈语》
3/15
识不足则多虑,
威不足则多怒,
信不足则多言。
——李叔同《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4/15
纷纷纷纷纷纷纷,
唯落花委地无言兮,
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
永绝消息。
——李叔同
5/15
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李叔同
6/15
以“淡”字交友,
以“聋”字止谤,
以“刻”字责己。
——李叔同
7/15
物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李叔同
8/15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李叔同
9/15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李叔同
10/15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李叔同
11/15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李叔同
12/15
宜静默,宜从容,
宜谨严,宜俭约。
——李叔同
13/15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李叔同《忆儿时》
14/15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李叔同
15/15
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李叔同
戊戌年(2018)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供灯法会共修
2018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日。应大众所请,积福慧启建戊戌年观音菩萨出家日供灯法会共修,祈愿善信合家平安、身心健康,天下无灾、大地清宁,众生皆闻佛法、开显智慧、福德圆融!
THE END 印光大师:能如此,方为真爱子女
2018
10/12
07:37
弘化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2018年已过285天 慎勿放逸
原文节选
古圣王重民生,故特注意其事,奋木铎以告之。不但震雷当忌,即大风大雨,恶星值日,及天时交节,佛圣诞期,皆所当忌。此实尊天敬圣,遵王制而敦人伦之大道。惜世人概不肯出诸口,俾其子子孙孙体质,一代劣于一代。或者少年早夭。或由欲事过度,虽不早夭,竟成衰残,无大树立。多半皆乃父乃母,不知人伦之道之所致也。乃父乃母之不知,由于乃祖乃妣之无教也。子女成人时,当以节欲保身等,委曲开导。父教女不便,母则无妨。能如此,方为真爱子女。
???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增广卷二
?与永嘉某居士书
参考今译
古代圣王注重民生,所以特别注意这件事,振响木铃来普告大众。不但打雷应当忌讳,就是大风大雨,恶星值日,以及天时节气,佛的诞辰,都应当避忌。这实在是尊天敬圣,遵守王制而敦崇人伦的大道。可惜世间人一概不肯说出来,使得他们子子孙孙的体质,一代不如一代。或者少年早夭。或者由于欲事过度,虽然不早夭,竟成为衰残,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多半都是他的父母,不知道人伦之道所导致的。他父母之所以不知道,是由于他的祖父祖母没有教导。子女长大成人的时候,应当以节欲保身等话语,方便委曲的加以开导。父亲教导女儿不方便,母亲就没什么妨碍。能够如此,才是真正爱护子女。
——如诚法师译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