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1-14 21:10 编辑上山下山山下山上
很多年前,朋友上山,很多年后,和尚下山。 **年为他预备了一套市中心的婚房,这次下山,他也不想去庙里,也不愿麻烦,所以就住在自己的“婚房”,天天是好天,日日是好日。有一天,他跟我说:我楼下有一个市场,市场头的马路边,经常看见一个乞丐,歪斜地靠在一个电线杆子下,腰部以下盖着一块脏污的毛巾被,上半身歪斜,松垮地瘫在一架要塌了似的小破轮椅上,表情哀伤而茫然,身体还不时抽搐一下,仿佛经受了又一波的疼痛。他那哀茫空落的表情最令人动心,因此有许多人施舍,我刚回家看到他时也给了他一些钱,还随缘了一串念珠,教他念佛,告诉他这样就能偿清宿业、离苦得乐。今天中午,我穿过市场到另一头的茶餐厅吃午餐,刚坐定,回头就看见一个眼熟的人在我后桌大声喊服务生,还带着两个朋友,有说有笑。我心里一惊,这人怎么长得好面熟,难道会是我出家前的旧友?我不敢确定,又回过头,偷偷瞄了他几眼,并细细搜寻记忆。呀!原来是坐在沙发上装瘫痪的那个乞丐!我觉得不可思议,又仔细侦查了一下,他起身去了卫生间,我看见他那块破毛巾被还搭在他的椅背上,证明了我的所见。他原来可以站立,他原来可以走路,他原来可以谈笑,他原来是假装!这一惊非同小可,使我几天心绪不宁,好像被最好的朋友欺骗一样,一直到今天,我的心才平静下来。我说:那你怎么平静的?他说,因为我想通了,我想到一个好端端的人,必须整天僵持一个姿势歪折在一个尘土灰霾的角落里,伪装瘫痪,骗人度日,是多么辛苦的事,而且他那种哀伤茫然表演得多么传神,绝对胜过演员。所以,他不是乞丐,他是杰出的街头艺人,他表演无助、瘫痪、哀伤与茫然,他唤起善良、慈悲、关爱与真诚,任何人看了都会感动,因此获得了善好的心所和身行,自然该打赏,还有什么可感叹的!我过了许久没说话,他可能觉得我没有夸他,就闷闷地问我,你觉得呢?我说,我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在进行表演,也是杰出的江湖艺人,也在博取同情,讨得打赏。他默然了。有一天,他找问我一个问题:你为啥不问我为啥下山?我说,我一直认为上山下山其实不是修行的核心,因此觉得这不是一个值得打听的事。他说,想当年,米拉日巴在深山里苦行,因为无物可吃,不愿为觅食而耽误静修的功夫,所以一年里,都是煮野生的藿麻充饥,导致身体虚弱,全身长满毛,得了重病一般,连站都站不起来。还好还好,只要还能打坐的力气,还能支撑本尊的观修,也无所谓,可最后他发现,自己不但站起来都费力了,而且连观想入定的力量也没有了,恐怕马上就要死掉。这时,刚好有人给他送肉送酒来,他才饱食几顿,于是恢复了神智,重入静定,终得成就。这个故事,我虽熟习,但也对其中的矛盾莫名其妙。有些出家人因为悲悯有情的心不够,而大多在杀生吃肉,不是藉着这个故事作口实吗?米拉日巴既然不放弃慈悲,便不能入定,因而给人以口实。那么,还不如放弃入定更为慈悲吧?用不慈悲的方法来入定,这种禅定是不是自欺?是不是有害于他所标榜的“深观广行”呢?这种只有靠观想,才能维持的本尊,是不是佛的真面呢?这些问题,我都无从解答。我说,你最初的上山和现在的下山,难道不就是解答。他说,我不想再以那种云深不知处的“山上”姿态,去面对自己、家人和朋友。我问,那你现在在哪?他说,我在我妈早就给我预备好的婚房里啊。我说,念处即是山上,失念即是山下。他又默然。过了好长时间,听说他又上山了,至于哪个山。我想,应该不是他原来的那座山了。
菩提花叶 ;P;P;P;P;P;P;P 拜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