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1-9 13:53

1109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1-9 16:32 编辑


荐读:如现代诗般的《法句经》

南传的《法句经》是我最喜欢的佛经之一。其中收集了佛陀于两百九十九个事件中所开示的四百二十三首偈,短小精炼,教化深刻。经由敬法比丘翻译成白话文之后,有着现代诗一般的韵律,朗朗上口,很适合作为诵读的材料。以下摘取其中两品。第五 愚人品60?对于无法入睡的人,黑夜实在漫长;对于疲惫的旅人,一由旬亦非常遥远;对于不知正法的愚人,生死轮回极漫长。(注:一由旬大约有七英里。)61?在旅途上,若找不到比自己更好或同等的同伴,就让他坚定地独自前进,绝无与愚者为伴这一回事。62?「我有儿子,我有财富。」因此(执着的)愚者感到苦恼。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儿子与财富又怎能是他的呢?63?自知愚昧的愚人,基于这点是个智者;自以为是智者的愚人,才是真正的愚者。64?即使愚人尽其一生亲近智者,亦不能知见真理,如勺子不知汤的味道。65?利慧者虽只与智者相处片刻,却能迅速地知见真理,如舌头能知汤的味道。66?对于无知的愚人,他即是自己的敌人,他四处造下恶业,带来苦果的恶业。67?若做了某事会后悔,以及受其果报时,他泪流满面地悲泣,那即是没有善行其事。68?若做了某事不会后悔,以及受其果报时,他感到欢喜快乐,那即是已经善行其事。69?只要恶业还未成熟,愚者以为它是甜如蜜的;然而当恶业成熟时,愚者就得为它受苦。70?即使愚者月复一月地修苦行,只以古沙草片摄取饮食,却依然比不上已思惟真谛者(圣人)的十六份之一。71?恶业不会即刻带来果报,如刚挤出的牛奶不会即刻凝固,但它依然跟随着愚者,如盖上灰的活火炭。72?愚人的知识只会伤害他自己,它毁灭了他的福业,也使他的头颅破裂。(注:头颅是指智慧。)73?无知的比丘,贪求自己不当得的恭敬,想要在众比丘中居先,要在寺院里掌权,以及贪求与他非亲之人的顶礼。74?且让在家众与比丘们都想:「诸事皆因我而成就。无论一切大小事,且让他们听从我的指示。」这是愚人的想法,增长其贪欲与我慢。75?诚然,一个是导向世俗成就之道,另一个则是导向涅盘之道。明了这一点,身为佛弟子的比丘,不应乐于世俗的成就与恭敬,而应培育舍离与不执取。第六 智者品76?人们应跟随指责人们过失的智者,如同跟随向导至被埋没的宝藏。对于跟随此智者的人,只有益处,绝无厄难。77?智者应训诫他人,给予他人劝告,以及防止他人犯错。这种人受到善人喜爱,只有恶人才会讨厌他。78?人们不应亲近恶友,亦不应亲近卑劣之人。人们应亲近善友,以及亲近圣者。79?饮法之人,以安宁之心愉快地活着;智者常乐于圣者所说之法。80?治水者疏导水,矢师矫正箭,木匠修饰木,智者制伏自己。81?如同岩岳不受狂风动摇,智者亦不受毁誉动摇。82?如同既深且清又平静的水池,智者听闻正法后变得安详。83?诚然,具德者舍弃了一切(执着),不以贪欲之心交谈;当面对快乐或痛苦时,智者不显示出欢喜或悲愁。84?他不会为了自己或他人而造恶,不会造恶以求获得子女、财富或王国,不会以卑劣的手段获取成就。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具德、睿智及公正。85?到达彼岸(涅盘)的人,只有少数几个;其它所有的人,皆在此岸(生死轮回)来去徘徊。86?然而,依照善说之法实行的人,能够到达彼岸,越渡了极难越渡的死界。(注:死界是指生死轮回,亦即娑婆世界。)87-88.离家后走向无家的智者,应舍弃黑暗而培育光明。他应乐于独处、无着与涅盘,这是凡夫俗子难以享受的。他亦应舍弃欲乐,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清净自己心中的一切污秽。89?心已圆满地培育了七觉支,以及舍弃了一切贪欲的人,乐于自己已舍弃了执着。此人已根除了一切烦恼,拥有阿罗汉道智明亮之光,在此界已证得了涅盘。(注:此界是指五蕴。)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11-9 16:31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09鱼象鱼说【菩提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