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年前的今天,蒋介石离世。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主席内心的复杂感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5 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八十九岁高龄的蒋介石死在台湾,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起床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主席。出乎大家的意料,毛主席听后并没有高兴,相反一脸的凝重。他对身边的人说:“知道了。”
      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主席内心的复杂感情。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毛主席私下为他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
      “君且去,不须顾”。
      那天,毛习主席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的送别词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反覆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主席时而静静地躺着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
      词里写道:“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这两句意思是:你我都是胸怀古往今来和国家大事的人物,不是那些卿卿我我谈论儿女恩怨私情的人。毛主席在跟蒋介石谈心。
     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举大白,听(金缕)”,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写词听唱来消愁。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主席仍念念不能释怀,把最后这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变成了生离死别。毛主席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
  毛泽东和蒋介石 资料

       蒋的离世,统一大业留遗憾
       从个人感情上面来说,这是英雄惜英雄的真情表露,而从两岸统一来说,蒋的离世,使得原本已经明朗的台海局势,又徒增波澜。
       蒋介石一贯主张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其晚年,多次公开反对“两个中国”的主张。1967年9月7日,蒋介石在与日本首相谈话时说:“美国由于不愿卷入反攻大陆的漩涡,于是有了两个中国的想法,借此苟安于一时。殊不知两个中国的办法,是我所绝对反对,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仅为一种幻想而已。”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毛主席又在进行促进国共和谈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工作。1972年10月,他曾要求去美国的人前往纽约看望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常驻美国大使顾维钧,邀请他来大陆看看,还要告诉他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共同的愿望。
      1973年春天,他又打算派专机送章士钊老先生飞香港,要架通沟通大陆与台湾的和平桥梁。章士钊先生不幸病逝于香港。
      1975年春节前后,蒋介石通过已经从美国回台湾担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经秘密通道向中共中央发出邀请毛主席到台湾访问的消息。陈立夫和谈心切,在没有得到回音的情况下,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假设我是毛泽东》的文章,欢迎毛泽东和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和谈之路,以造福国家和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但是就在1975年4月5日午夜,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蒋介石的去世,对于统一大业来说是一个损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868584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5-4-5 09:1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9 10:55 , Processed in 0.03376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