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还好吗?全国1/3的人睡得苦涩 刷手机、压力大,年轻人“辗转难眠” 偷去90后睡眠的已经不仅仅是学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今年25岁的赵亮(化名)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晚睡,相比于白天,从事传媒领域的他更喜欢在夜间工作。“不想放弃这个夜晚”成为他劝慰自己独处到天明的说法。 更多的90后有类似的想法,他们在“90后成睡眠特困户”的微博话题下描述自己的睡眠状况与晚睡原因:“没勇气结束今天,没信心开始明天”;“舍不得睡,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很少”……7天时间,该话题阅读量达2.9亿次,讨论量超过5万次。 “2004年我们研究当时中小学生生活方式时,就关注到了睡眠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提到的这次研究,调查对象大多为90后。 当时的结果显示,平时(周一到周五)睡9小时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56.9%,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首先与作业有关,其次是上网和玩游戏。 十多年过去,很多东西代替了学业压力,继续争夺长大后的90后的睡眠。 CBNData《2018国民睡眠生活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1亿7千多万90后中存在睡眠问题的人数占比为三分之一,68%的人表示每天根本“睡不够”。 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被认为是失眠的4类主要表现。 《2019睡眠状况洞察报告》对年轻人的入睡时间点进行了统计。 该报告显示,48%的95后和35%的90后每天零点后睡觉,其中,凌晨1时后入睡的95后比例达15%,玩手机是其睡前的主要行为。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有的孩子睡前玩手机,手机砸到脸上才有困意。”在孙宏艳看来,部分90后不是睡不着而是主动熬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医生、哈佛SMART压力管理项目培训师王芳也接触过不少“困却不肯睡”的年轻人。“年轻群体与其他年龄层咨询者或患者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愿意来求助,对一些新方法、新理念的接纳程度更高。”王芳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睡眠问题,尤其是青年人的睡眠健康问题,该问题也写进了国家级青年发展规划。 2017年实施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作为重点项目,要求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食、用眼和睡眠习惯。 “一方面,国家要在运动场所,心理疏导等多方面提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比家长敦促更重要的是同伴教育。”在孙宏艳看来,青年群体内部良好作息氛围的带动将更加有效,“如果只靠家长说教,很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矛盾”。 未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将持续关注青年群体的睡眠状况,尤其是日益凸显的熬夜“低龄化”趋势。王芳也将继续推广压力情绪管理方法,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情绪,睡个好觉。 总之,别再熬夜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