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28鱼象鱼说【今日佛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8 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名佛教徒的宇宙观
2018-10-26 16:40:06 来源:边坝活佛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Lofter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导语:人类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 从来不是一个纯哲学性的问题
《人为了什么活着》

作者是谁?

我认为一本书,你只要知道作者是谁?大概讲了什么?看过的人怎么说?就能大致有个了解了。我结合自己之前在“活佛书单”中推荐的书,在我公号内重新整理编辑之后,分享给你。希望能以简短的文字形式让你迅速了解到一本不可错过的书,今天开始推荐第一本书,书名叫做《人为什么活着》。

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在资本市场领域他在很多人心中可以说是殿堂级的人物了,尤其在国内的中产阶层里面可谓家喻户晓。经他之手的两家公司平步青云,都成为了“世界500强公司”不说,在年近80岁时候,当他接手已宣告破产的日本航空之后不到二年的时间里,就将其扭亏为盈的事迹也成为了商业史上的“奇迹”。除了在商战中凯旋连连,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他的表现也极其出色,在晚年罹患癌症之后,他也顽强地战胜了病魔。以上这些只是一方面,这位先生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励志和有趣的,他曾经当过学徒,打过工,还在庙里“短期出家”过,但不管如何身份转换,在他所有的事迹背后推动着的是意义贯彻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所欣赏和钦佩的,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精神和慈悲的利他精神。稻盛和夫将商道和佛道融会贯通,最终他认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劳动和为他人的付出之上,因此“勤勉刻苦的精进”和“利他主义的布施”是人的价值。在本书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位先行者的内心世界,也能以佛教徒的三观来重新认知世界万物。

这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书名乍一听,好像是那种你在任何一个机场书店都能找到的套着“励志”外衣的“鸡汤书”吧。但千万别被这雷人的书名所误导了,我敢说这本书非但不是“鸡汤”,而且还一点都不“成功学”。当初刚开始我选择这本书的时候,主要也和大家一样是冲着作者稻盛和夫先生去的,结果的确不负所望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通篇都以较为浅显易懂的方式揭示了很多艰深难懂的问题,这也是本书一大亮点,除了以“大道至简”的方式阐释了诸多艰涩的命题之外,还融入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则故事是有关二宫尊德的,二宫尊德是18世纪日本的一位社会实践家,他一生致力于倡导以“勤勉、节俭、禁欲”等为主的生活态度,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

本书中讲到了这位思想巨擘小时候的故事,故事说到了二宫尊德小时候因双亲亡故,寄宿在叔父家里,因为旺盛的求知欲,它经常挑灯夜读,结果因为被嫌弃浪费灯油遭到叔父的严厉苛责,但他依然披星戴月地在月光下阅读书籍,在这样的勤勉刻苦下最终成就了这位伟人的故事。这则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我小时候在拉卜楞寺听过的一则故事,有一天我在翻阅一本从拉卜楞寺的“藏经阁”借阅的佛经时,发现有好几张页面都有小处焚烧迹象,我就拿过去给我们家阿克也就是师父看,师父告诉我说这都是以前的旧书,旧书上有这样的烧痕很正常,主要都是因为以前的僧人太贫寒了,供不起燃料,所以没有煤气灯,酥油灯,夜晚只能拿着佛前供养的藏香,点燃之后借助微弱的光源来照明看书,所以有很多焚烧迹象,这两则刻苦读书,砥砺心志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不管是成就佛门龙象般的大成就者亦或是改变历史走向的伟人,都只有在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之后才能做到。

以上的故事是有关“精进”精神最好的事件,而精进等六般若的佛家精神,在本书中也淋漓尽致地得到了阐释。

六度也被称作“般若”即“送达彼岸”之意,因为这六项是普渡我们这些烦恼众生于究竟涅槃之彼岸的究竟方法,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也就是施舍,是一种为他人鞠躬尽瘁的的精神,其核心精神就是“利他”。“持戒”是恪守戒律,断除烦恼。也就是抑制住一切不义行为。“精进”即勤奋努力,也就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忍辱”即忍耐,对遭遇的挫折的隐忍,是提升心性塑造人格的善巧方法。 “禅定”是“平复心情”的方法,是最终达到究极智慧的方法,“智慧”就是“完满的境界”。

除了佛教的思想,作者个人对佛理的领悟也是相当有趣的,比如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大根本烦恼,理解为人类原初既有的“智慧”,是自我防卫的智慧,只不过是有些人因欲望泛滥而过度滥用此六根烦恼所以才成为了罪恶,而为了抑制这样的罪恶佛陀才让我们持戒,持戒不一定特指某戒条,抑制过度的欲望就是持戒!在这样的基础上,帮助别人,以慈悲之心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布施”,而这两者的结合就是“菩萨”,是不是说法很新颖呢?

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开篇就引出了, “我们为什么而存在,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宇宙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样的终极命题。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去思考吗?

大家也许也都听过一则新闻,一对夫妇将自己的孩子卖掉,用这个钱给两人买了苹果手机和一只宠物狗,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在我看来人如果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就真的很荒谬了。

人类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 从来不是一个纯哲学性的问题,从这个命题出发我们能够找到美,并将这种美融入到我们的道德思量中,从而在行为中产生“美德”,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伦理性的思考,是人对自身和周边的一种负责人的态度,而这本书恰好非常好的引领我们去思考大到宇宙,小到个人的终极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宇宙形成而言,我们存在的这个宇宙,在一百五十亿年前只是一团手可盈握的“块状粒子”,在经历超高压、超高温的“大爆炸”之后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宇宙,那么这个宇宙的形成是“偶然吗”,《阿含经》有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实际上宇宙任何存在都是有必要而存在的,而且万物的存在是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相对存在,也就是说所有万物,都在相互联系中建立存在这一现象,因此遑论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有关联的,从某种层面来讲任何一个人的安危也都能影响到我们,所以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应该对他人多一份善念。

2#
发表于 2018-10-28 19:0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6 21:52 , Processed in 0.02800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