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24鱼象鱼说【今日国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4 1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倍访华·特稿|日本外交精英圈观察:左中右的期待
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2018-10-24 10:10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凭借对中文歌曲的娴熟演唱,在中国大众选秀节目“星光大道”上小有名气的日本小伙儿宫下匠规,在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执意对钓鱼岛实施非法“国有化”事件后返回日本,度过了人生中较为“迷茫”的一段时光。
6年过去,在安倍晋三即将开启中国行之际,宫下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他在正式消息发布后,还特意查询了中国国内的新闻报道。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来的首次正式访华。

宫下匠规
不仅是普通日本人,在东京的外交政策圈内,日本政界的一批精英人士也对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充满期待。他们以日本外务省和其他政府部门中的知华派官员群体为主要组成,被统称为“中国学派”。早在安倍访华之行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一个月前,他们便积极筹备,为行程的各种细节安排精心构思,通过各种渠道和中方进行协调沟通。
不过,日本国内一股强大的保守力量仍然不可忽略,而历史和现实的问题也仍然横亘在两个邻国——同样也是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之间,等待两国决策者以极大的智慧实现“破题”。
日本知华派近来影响力上升
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日比谷公园离日本皇居和外务省都不算太远。这是日本第一座“西洋风格近代式公园”,这座没有门和界墙的开放式公园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公园中最知名的是一家叫做“松本楼”的餐厅,这里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同夫人宋庆龄的结婚场所。餐厅最初的主人梅屋庄吉同时也是孙中山先生的朋友,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给予了慷慨的资助。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2008年曾经在这里招待过到访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正因为其与中国的关系,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日本外务省以及各机构招待来自中国的客人的首选之地,以彰显中日友好的源远流长。
餐厅现在的主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小坂文乃说,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等日本“知华派”政要经常会来到这里用餐,餐厅也不时会招待那些会说中文的日本外交官。

松本楼里宋庆龄曾经弹奏过的钢琴

日本外务省
这样的场景在今年或许有了更多的意涵,对于努力推进中日关系回暖,尤其是推进安倍北京之行成行的日本“知华派”外交精英们尤为如此。
“通过访华,我希望安倍首相能够给中国民众带去日本积极的形象,同时将积极的中国形象带回日本。站在两国长远的利益角度来看,改善中日关系是必须的 ,我也相信中日之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近日在他个人事务所内告诉澎湃新闻。
作为中日关系推进派和知华派的代表,宫本是日本公认的“中国通”。他的事务所里,也摆满了过去几十年从事对华外交工作中与多位中国领导人的合影。

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
像宫本这样的知华派在日本外务省内有一个专有的统称——“中国学派”(China School),他们大都中文流利,且都有着在中国常驻的经历,对中国的历史以及当下时事话题往往驾轻就熟。
安倍晋三9月20日连任自民党总裁成功之后,第二天就立刻会见了多名日本外务省的官员,其中包括刚刚从中国商谈访华事务归来不久的外务省事务次官秋叶刚男。
宫本认为,现在知华派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呈上升之势。
“从外务省官员接受安倍首相召见的频率就不难看出,日本是有很大的决心改善中日关系的。通过访华,安倍首相可以与中国领导人建立信赖关系,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学派”成员近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过去的两个月来,中日官方的频繁接触迎来了一个小高潮。8月29日,秋叶刚男访问中国,探讨安倍访华的具体事务。在他前后访问中国的还有包括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等多位日方高层官员,一时间形成了日本各界人士的访华潮。
“我们被中方安排的丰富行程所惊讶,其中有一些中方官员都是日本外交团队第一次拜会,而从与他们交流的内容日方也能够明确的感受到双方对于这次访华的重视。”一位陪同秋叶刚男访华的日本外务省官员告诉澎湃新闻。
不过,即便在外务省内部,熟悉中国事务的“中国学派”也不能代表全部声音。
“从日本官厅的立场来看,外务省处在中间位置。经济产业省是推动对华关系改善的最主要力量,因为他们直接受到日本企业的影响。”上海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日前对澎湃新闻说道,相较之下,国土交通省较为消极,因为日本已经能够明显感到在港口和铁路两大领域来自中国的竞争与挑战。
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和“暗礁”
这种差别即使从外务省的内部架构也能窥见一二。
“中日关系有强壮也有脆弱的地方,但经济关系显然是强壮的地方,需要被双方更加重视。”一位日本外务省中国二课的官员用中文对澎湃新闻说。
外务省中国二课负责对华经济业务,中国一课主要负责对华政治业务。
根据日方最新公布的信息,安倍此次访华之行,将有约500名日本商界领袖随行访问。
中日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无法忽视。2017年中日的贸易总额同比增长9.8%,达2968亿美元,中国也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国。
“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是有互补性的。在我看来,现在中国有非常巨大的能力与市场,在那里可以实现或者实验在日本无法完成的关于经济未来发展的想法与构思。”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企划部董事长仓内宗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根据日方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华的日本企业超过三万三千家,员工也超过了一千万人。而根据中国日本商会最新编撰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8年白皮书》显示,2017年日本对华投资32.7亿美元,同比增长5.1%,扭转了连续4年的下降趋势。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理事长石毛博行表示,“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本预计将有约380家公司及团体出展,向巨大的中国市场推销产品,在各国中规模最大。在两国外交关系改善等背景下,日本对华贸易投资正大幅增长。”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东中亚部长藤谷浩至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今年正值日本对华ODA(政府开发援助)40周年,对华ODA是日本对外ODA的成功典范,双方未来将寻找更多的合作空间,尤其在第三方合作层面。中日在这个层面的合作非常具有前景。”
近两年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从去年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携带安倍晋三亲笔信出席5月份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到之后,安倍在多个场合直接或间接向中方表示日方愿意“积极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与中方进行合作,并以神秘嘉宾的形式参与到了中国驻日使馆2017年的国庆招待会中。据当时在场的外交消息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会上他提及了合作与互访的开展,一些内容出乎了许多在场日方官员的预料。”
而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时与安倍首相在会谈中决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日本方面甚至已经开始研究以泰国的“BTS”铁道铺设项目作为“试验田”。
但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报道,会上日方对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表现得十分谨慎且有节制。首先,日方没有直接提及“一带一路”,而是使用了“第三方合作”的表述方式。其次,日方提出了由政府推动的“第三方合作”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确保对象国财政健全、开放性、透明性、经济合理性。
“中国现在有‘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企业和经济界对此都高度关注,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加入其中,尤其针对一些符合国际标准的项目展开充分的合作。”仓内宗夫在采访中表述也较为谨慎。
据悉,安倍此次访华期间,中日双方将举行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官民论坛,有中日两国部长和企业界人士参加。
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稍早前介绍,预计将有50多个中日第三方市场的合作项目签约,分布在南亚、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清洁能源、公路、铁路等多领域项目。
日本积极谋求同中国开展在经济层面合作,另一方面,也积极推行“印太战略”。
“在当前的背景下,日方积极开展同中国第三方合作的同时也推进其自身战略,也是两手准备。一方面既可以通过同中国谋求共同立场来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在安倍经济学乏力的背景下尝试从外部经济层面的突破。”吴寄南分析认为。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日本研究专家严深春也认为,安倍政府确实有意将其推动的所谓“印度太平洋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谋求以平等姿态同中国合作,而不是“加入”中国的倡议。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冲战略,即日方一方面通过中日三方合作,减少双方恶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分享’一带一路’的巨大利益;另一方面,也利用‘印太战略’,联合美澳印。”
“中日关系仍在爬坡过坎”
经济问题背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日本社会当前对中国的复杂心态。
宫本雄二比喻道,中日之间的关系好比一个班级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关系,之前第一名会帮助第二名的学习。但现在第二名成绩反超了,第一名难以适应。“日本现在就处于这种不适应的心态之中。”他说道。
曾经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日本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东北大学名誉教授江幡武也提到,“在日本老一辈人的心中,中国还是过去那个落后的国家,所以当现在商场里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先进商品时,他们会觉得不顺眼,也不太适应。”
这种矛盾的心态逐渐成为了中日之间国民感情的障碍,对此,年轻一代的日本人宫下匠规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日本经济上输给了中国,许多人就认为‘素质’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相对于中国的唯一优势,所以他们变得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负面新闻,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新闻时也喜欢迎合这种阅读兴趣。”
重点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上。83岁的江幡武说,由于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不了解中国,现在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青年委员会的年龄限制已经被迫提高到50岁。“希望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人可以更多的去中国看看。”日本外务省官员也对澎湃新闻说。
“希望两国旅游界的朋友可以多想办法,怎么更多地吸引年轻人去到对方国家。这方面中国在对日本进行文化宣传时也应多以年轻人的文化为主,把中国的新型文化介绍给日本的年轻人。”宫本雄二建言说。
不过,日方最新的数据显示,赴中国旅行的日本人数并没有增加,且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去年还较前年减少了3%,降至12.4万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17年访日中国游客达73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令人欣慰的是,过去几年中日之间的人文和民间交流并没有中断。日本中国友好团体日中协会理事长每年坚持带团来中国,拜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直到2017年去世。今年6月24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曾参谒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献上花圈表达了哀悼之意。
江幡武也曾经作为顾问陪同日本青年到中国东北参观,日本青年感叹“百闻不如一见”令他印象深刻。现在,他期待安倍访华能够给自己所在的仙台市带回大熊猫,他说这是最好的民间交流。
增进民间好感也是安倍此番访华的任务之一。根据中日双方披露的行程安排,安倍访华期间也计划同一些中国青年学生进行交流。
“在国民感情方面,日方希望通过努力重塑安倍在中国国民心中的形象,为此日方也正在多方准备。”日本外务省官员对澎湃新闻透露说。
历史和现实问题仍横亘在中日之间。“日本主流社会所认同的历史是我们侵略了中国,在南京有过大屠杀,对此日本应该反省。我想对日本的年轻一代说,忘记历史的民族必将灭亡。”宫本雄二这样说道。
无法回避的现实争议还有钓鱼岛问题。年近八旬森本敏系中日关系2012年跌入谷底时的防卫大臣,他用手指划着日本周边海域地图向澎湃新闻讲述着日本正在面临的“周边安全威胁”,话语中无不表达着对中国的担忧。
森本敏所代表的保守立场在日本国内核心政策圈不乏支持者。这位大学教授出身的前防卫大臣,眼下仍担任着防卫大臣特别顾问,一年至少参加200次时事电视节目,还会给年轻一代的学生们授课。
在安倍即将访华之际,刚刚在日本参加完第十四届中日“北京—东京论坛”的吴寄南也观察到与会者在以往交锋激烈的安全问题上所展现出的更为灵活现实的一面。
“历来我参加的安全保障分论坛都是中日嘉宾观点交锋的辩论场,但今年我们也达成不少共识。同意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建设性地管控分歧、避免战略误判,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这位资深日本问题专家说道。
据日本《读卖新闻》10月15日披露,安倍或也将在访华期间寻求与中方签署一项双边海洋救援协定,以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今年6月8日,两国已正式启动海空联络机制。
一位负责日本对华事务的日本外务省官员私下向澎湃新闻评估认为,现在中日关系回到了正常轨道,但如果要“行稳致远”的话,中日还必须在一些问题上保持沟通,比如岛屿问题。
“当前中日关系仍处在爬坡过坎的阶段,相互定位和调整还处在一个进行时态。”吴寄南的总体评估同样持谨慎态度,“现在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还没有到转换日本对华思路的临界点。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日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可能会成为常态。”
但对于喜欢一展歌喉,特别是对中国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的日本青年宫下匠规个人发展来说,机会似乎在今年频繁降临,他开始重回舞台,在参加中日友好歌唱大赛时,他高歌了一首《你是我的眼》。
2#
发表于 2018-10-24 15:43 | 只看该作者
中日关系,说不完的话题,关键是牵扯民族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7 03:58 , Processed in 0.02993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