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23鱼象鱼说【今日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3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慢下来: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 | 附重阳获奖名单
腾讯儒学
2018-10-23
0.0MB
图片
还记得木心先生作的那首小诗《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图片
从前的太阳升的慢、落的也慢,车行的慢,马走的慢,邮件送的也慢。与这个越来越快的世界相比,从前的慢节奏,已经成为一种好、一种美、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言壮语,如今的人们也全都“照做”了。
恨不得一分钟之内吃一顿饭,十分钟之内写篇文章,半个小时看完一部电影,一个小时看完一本书,任何的交流都变成了冰冷的你问我答,所有的旅行都变成了恍惚的走马观花……
当急促和浮躁逐渐成为新的常态,当焦虑和紧张逐渐成为日常节奏,那么人生的好处也就逐渐消解了,消解在弹跳的指缝中,消解在迷离的眼神里。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才是躁的主宰和王国。《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静如何能安?不安如何能思虑?不思虑如何能有所为、有所得?
忙碌泯灭了活着的意义,机械碾碎了生命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升高,而幸福指数却一直在下降。
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中写过他自己的一小段平淡却不平凡的经历:一天,丰先生同友人游山遇雨,友人皆不耐烦地仓皇奔走。
而丰先生却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所吸引了,他“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于是,他就地借了一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间,仿佛那苦雨荒山都有了暖色。
图片
能在细粒微毫间体会到人生的趣味,才是生活。
在急促浮躁的氛围中,在焦虑紧张的环境里,就连微不足道的困难、问题也会被放大千倍万倍,让人望而却步,或者另辟蹊径。
越来越多的人,经不起一点儿的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儿的弯路和曲折,时刻都在比赛谁快,谁用时更短,孔子所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里以另一种面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犹记千百年前,司马迁用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
这还不算他收集整理资料掌故的漫长过程,只为写一部《太史公书》(即《史记》),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部著作是否能够免于战火、流传后世,更不知道它会成为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鼻祖。
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还因为李陵事件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事后,他忍辱含垢,承受着形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坚持完成了这部寄托着他毕生梦想的鸿篇巨制。
图片
人这一辈子会有很多十四年,司马迁用十四年写完了《史记》,又有多少人用过十四年、二十八年、四十二年……读完了《史记》呢?没读完的不止少数,没读过的也大有人在。
也许是因为这个世界过于辽阔,也许是因为这个社会太过喧嚣,但是,我们可以自己选择静下来、慢下来。
记得韩国电影《熔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任谁听过之后,都会倍感震撼。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静下来,才会多一些发现;慢下来,才会多一重体验。
美味的食物,需要慢慢地品尝,因为我们想得到的不止是果腹,还有感觉;优秀的电影和书籍,需要慢慢地欣赏,因为我们想知道的不止是结果,还有过程。
图片
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好的人生需要细水长流,如此,方可保持一颗童心,成就人生之美。
2#
发表于 2018-10-23 16:4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7 04:10 , Processed in 0.03014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