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时往往会遭受到“魔鬼”西风带的“洗礼”。遇上风浪大的时候,船体横倾甚至会达到38度。针对这一现象,“雪龙2”号的建造对船舶重量重心控制和稳性控制有很高的要求。据介绍,通过钢板测厚、分段称重、型材抽称、设备称重、托盘抽称等环节,技术人员会形成一系列统计表格。相关数据梳理完毕后会反馈给江南研究院,再进行分阶段的更新核算,以确保下水时能够准确定义新船的重量重心,保证新船的初稳性高,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雪龙2”号船也将是全球第一艘获得智能船舶入级符号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中国船级社(CCS)验船师胡晓俊介绍说,该船入级符号i-ship(Hm,M),包括了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功能标志。据介绍,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能够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决策依据,也将提升新船的可维护性,延长船舶寿命。但同时也增加了设计施工的难度。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总建造师陈建新表示,“雪龙2”号自2016年12月20日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切割车间里进行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以来,总体进展顺利,“雪龙2”号的建造共分为11个总段、114个分段。 此次新船下水后,还将进行冰区防寒设计系统安装、科考绞车系统安装以及动力系统电缆敷设等工作。在所有设备/系统安装完成后,逐步开展系泊试验,包括主发电机动车等工作。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执行我国极地考察任务。 我国自1984年开展首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先后使用过5艘船舶奔赴极地承担物资运输和科学考察任务,分别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四号”、“极地”号和“雪龙”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