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夏习俗、做好三件事,更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6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立夏习俗、做好三件事,更健康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5月5日,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立夏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王瓜的蔓藤和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那么,立夏有啥习俗,你知道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一片山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6 | 只看该作者
立夏习俗一:迎夏
立夏这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7 | 只看该作者
立夏习俗二:吃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7 | 只看该作者
立夏习俗三:斗蛋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7 | 只看该作者
立夏习俗四: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 ,不能外打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8 | 只看该作者
立夏禁忌——忌做门槛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之说。
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
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
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8 | 只看该作者
立夏,吃一蛋——茶叶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
【材料】:鸡蛋 5个、红茶 20g、、陈皮 一块、桂皮 一块、八角 3个、
冰糖 一小块、酱油 3大匙、盐 1匙、五香粉 一小匙、
【做法】:
1、准备好材料;
2、鸡蛋冷水下锅煮10分钟,焖5分钟后拿出晾凉;
3、鸡蛋轻轻把蛋壳敲出裂缝;
4、锅内装适量水,放入茶叶,桂皮,陈皮,八角,冰糖;
5、倒入酱油;
6、放入盐;
7、放入一小匙五香粉,大火煮开;
8、茶叶水煮开后放入鸡蛋,中小火煮20分钟,关火后焖30分钟。
立夏吃鸡蛋要适量,每天吃一个到两个就可以了,切莫贪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5-6 1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29 | 只看该作者
立夏,吃一菜——莴苣,利五脏,通经脉
暮春初夏,正是食莴苣的时节。
宋代陆游的《新蔬诗》云:“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
中医认为,莴苣利五脏,通经脉,开利胸膈,壮筋骨,去除口臭,使牙齿变白,使眼睛明亮。
不仅如此,凡是身体虚弱,阴分不足,齿缝间时常出血,或鼻部干燥,易出鼻血,均可用莴苣茎切片,煮熟,加酱油或盐拌食,以治疗和减少出血情况。
图片
【材料】:莴苣4个、火腿肠1根、葱姜蒜适量、花椒少许、八角2个、干辣椒2个、小米辣4个、熟芝麻些许。
【做法】
1、莴苣削去皮,切片;火腿肠切片;
2、锅中放底油烧热后加入花椒、八角、干辣椒炒出香味;
3、放入火腿翻炒,放入葱姜蒜炒出香味;
4、倒入莴苣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精盐,再加入少许味精;
5、放入小米辣。注意,不能吃辣就别放了。
6、出锅盛盘撒上一层白芝麻,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0 | 只看该作者
立夏养生,做好三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件:防上火
立夏后,天气渐热,雨量较少且大风天气较多,故而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失去。生理机能失调,易出现“上火”症候。
造成咽干口燥、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口腔溃疡、痤疮等病症,故立夏时节要防止“上火”。
图片
1、防心火,喝百合莲子茶
症状:舌尖发红,口舌生疮,经常口干,烦躁、手足心热,小便炽热发黄,大便偏干。
对于心火的调理,多要养心血、清心火,最简单的当属百合莲子茶!
百合50克、莲子30克,可以用茶壶热水浸泡半个钟头左右,根据自己需要添加冰糖。
两味药具有补心阴,清心火,除烦安神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莲子心“清心去热”。故可治疗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
百合入心经,有助于防治失眠多梦、精神抑郁等问题。
二者搭配在一起,对于清心火,改善睡眠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0 | 只看该作者
2、防肝火,喝金桂菊茶
症状:舌质两侧红,口干,口苦,口臭,妇女月经紊乱,失眠、多梦,容易惊醒,尤其是凌晨一点易醒来!
肝火旺,可以用一些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草药,泡水代茶饮,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自己动手做一杯清热去火的金桂菊茶饮,每天喝,给肝脏“降降火”!
取蒲公英3.3g,菊花0.3g,金银花0.3g,桂花0.1g,制成茶包,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饮,可反复冲泡!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疏热散邪。常与菊花搭配使用!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临床上常与蒲公英配合适用。
蒲公英归肝经,具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的功效,善于清肝热,即可清肝又可疏肝。
桂花香气柔和、味道可口,性质温和,不仅可以中和寒性,还有解除口干舌燥、肠胃不适之效!
四者搭配在一起,可以很好的给肝脏“降降火”!
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1 | 只看该作者
3、防胃火,喝绿豆粥
症状:胃火也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而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可以食用绿豆粥来去火!
绿豆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常吃绿豆粥可以去胃火,但身体虚寒者不要多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件:去湿气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的一个重要节气。
雷雨增多,一个重要的健康杀手——湿邪,也会越来越多地威胁到你的身体。
夏天本身就比较湿热,因为天气热,大家就比较贪凉,吃冷饮、吹空调等都会形成湿气。
所以,立夏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去湿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4 | 只看该作者
1、健脾化湿
湿跟脾肾不足有关,在祛湿的方法上,可以通过健脾来运化水湿。
用健脾祛湿的食材,做杯茶炊,来祛湿排毒,是最有效的祛湿方式之一。
动手做杯:蒲荷陈皮茶,健脾祛湿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栀子0.3g
辅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药0.2g、甘草0.2g、绿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它配料:荷叶0.1g、陈皮0.1g、干姜0.1g、芡实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叶0.1g、马齿苋0.1g、桔梗0.1g、人参0.05g、金银花0.05g、菊花0.05g、紫苏叶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净烘干,然后取相应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以上24种食材,具有健脾、利湿、化湿行气、排毒的功效,每天喝上一杯,健脾又祛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4 | 只看该作者
2、芳香化滞
还有一种湿,就是夏季暑湿,用芳香化滞的方法,通过排汗之法来化湿。
一般选择胡椒、香菜、紫苏叶、萝卜、葱等辛温发汗的方法,进行排汗除湿。
如紫苏叶的发汗力比较强,将紫苏取叶,放入热水中煮一会,既能清洗紫苏表面的物质,也能够有效的散发出紫苏的味道,放量过滤后加入柠檬汁和蜂蜜饮用,非常好喝。
紫苏叶和生姜一起吃,有散寒的作用,紫苏叶主要用来调理脾胃气滞,恶心呕吐的病症,效果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4 | 只看该作者
3、辛温化湿
对于寒湿,我们要采取辛温化湿的方法,我们会采用花椒、干姜、辣椒、胡椒,饮汤或者泡足出汗,来散寒祛湿。
用热姜水泡脚则更加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生姜药用成分有许多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
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件:养心
在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心为阳脏,主阳气。
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6 | 只看该作者
养心,抓住“黄金时间”,事半功倍!
中午11-13点是心最强的时间,也是养心的“黄金时间”。
有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神志不宁、烦躁,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人,可以利用好中午这个时间养心、护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睡午觉,养心、减压力
睡15-20分钟的午觉可以补足睡眠,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还可以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中午打盹可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即使只有十几分钟,效果也立竿见影。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专家指出,可以利用午饭后的这段时间伸伸腰、踮踮脚尖、做做深呼吸,都能提神醒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36 | 只看该作者
2、养心静坐功
对于很多职场不方便睡午觉的朋友来说,可以试试一个小方法“午时养心静坐功”。
尽量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人可以平坐在椅子上,身体要摆直、摆正,双脚放松平放在地上,从头到肩、脚全部放松一遍。
然后用自己的右手,抓住自己左手的拇指,放在自己的脐下,同时头微微垂下,眼睛微微合上,这样静坐五到十分钟。
这中间,不论自己是左右摇晃,还是想打瞌睡等等都不要去管它,等时间到了,自然睁开双眼即可。
这样同样会起到养护心气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5-6 1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9 07:58 , Processed in 0.03825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