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五大姓氏祖训,看真正的大家族是怎么形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3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水游 于 2018-3-23 09:07 编辑

十五大姓氏祖训,看真正的大家族是怎么形成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气,也是一个家族的处世原则。
从世族大家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谱,到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的形式虽不同,但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之前央视出了纪录片《家风》,从古代著名家训开始讲起,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大家族的家风历史脉络,以及他们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让我们看到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

家风:孕育(上集)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家族的家风,如春风化雨,影响着家族内每一代人的成长。
有句老话言“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的价值观萌芽,孕育期在家里,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了我们熟知的各类大家。

家风:传承(下集)
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属于自己的“祖训”,那是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有的祖训可成书,有的则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这都是一个家族传承不可缺少的部分。
端蒙养、重家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虽然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加于全体族众。但"祖训"对从精神层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有着重要作用,除此,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

李氏


敦孝悌 严教诲


睦宗族 修祠墓
重丧祭 谨嫁娶
尚勤俭 崇礼让
——《慈峰李氏宗谱》
这8条"祖训"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维系宗族关系,以求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
王氏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


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
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
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
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
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
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
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
聚众赌搏,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
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必爱人民,
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
利令智乱,灾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
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
后裔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
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
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
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
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浪子如金,
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
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
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三槐王氏家谱》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
推美引过,德之至也。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
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
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摘自《琅琊王氏家谱》
张氏


笃忠敬言,急公守法。


完粮息讼,营生业言。
士农工商,各执其业。
慎丧祭言,慎终追远。
宜尽诚敬,慎婚姻言。
娶媳嫁女,咸宜配择。
严内外言,治内治外。
不可易位,敦孝悌言。
事事亲敬,敦宗睦族。
笃教学言,养不废教。
作养人才,厚风俗言。
吉凶庆恤,孤寡有体。
敦和睦言,捍忠御灾。
协力同心,严杂禁言。
奸盗赌博,占欺谋吞。
刘氏


【族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刘氏祖训诗
此诗为广传公(刘广传,刘氏147世祖)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广传作诗一首,以激励儿孙,并作日后认宗的依据。这首后来被刘氏奉为族诗。
三祖遗训
【汉高祖刘邦遗训】
根据《史记》和《汉书》所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与一班大臣谈论起能够在“楚汉相争”中战胜项羽、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汉光武帝刘秀遗训】
刘秀继承和发扬了刘邦的传统,广纳天下之士,广听天下之言,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创建东汉百年基业。刘秀是一位聪明而踏实的忠厚之君,勤于治政,严于律己,反对夸夸其谈的奢华之风和好高骛远的言行。刘秀给后裔子孙留下一段训诫: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陈氏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刘秀这段话告诫子孙:反对好高骛远,反对见利忘德,反对贪人财物。一味好高骛远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顾,徒有一番不切实际的空想,到头来只是“劳而无功”;见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择手段,将为人的道义都抛掉,到头来只会遭人唾弃;贪人财物者即使东西拿到了,也无法心安理得,君子爱财但应取之有道。
【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
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杀戮,深得百姓爱戴。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大势力中间周旋而不灭,使他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而处处备受欢迎。刘备之德赢得了关羽、张飞的生死追随,赢得了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告诫太子: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历代刘氏宗谱都记载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经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
上述"三祖遗训",("三帝遗训"),在国内外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赢得了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小鱼儿外婆 + 5
冬泳人zk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3-23 10:44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3-23 11:1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了,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3-23 11: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3-23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3-23 14:52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民族族群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9 21:09 , Processed in 0.03045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