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04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4 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1-4 16:03 编辑


佛教心理学(十四)


二、“心”的类别及特性

佛典中对心作了多种分类:

从功能着眼,有六识、八识、九识、十识之分,如《慈云经》说十种识,归纳为细相性识(深层心识)、根相性识(依眼等五根而起的前五识)、分离识(第六意识)三种识。从心的运作着眼,如《大智度论》卷三五分心为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谓每一念生已即灭的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指心在时间上的连续过程。“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就每一众生的心来讲, 虽然由许多生已即灭的心念组成,而其间有次第相续的关系,故叫做 “一心”。 从真妄、染净着眼,有真心、妄心之分,如菩提流支译《大乘楞伽经唯识论》分心为两种:一者相应心,指与一切烦恼相结合的染污心; 二者不相应心,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为佛等圣者证得的真心。中国佛典总结印度经论中的说法,对心有多种分类。如唐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二、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各说四种心,明蒙堂《诫初心学人文跋》说五种心。三说所举心凡有五种:

1、真实心,又称“自性清净心”、“真识”、“真心”“如来藏心”、“真如心”等,指与本具真如之理契合一致的清净心。梵语应为干栗陀耶、 纥哩陀耶(h?daya),汉译坚实心、真实心,梵语原为中性名词,具有精神、中心、核心之义。

2、肉团心,即心脏,梵语应为汗栗驮(h?d),指身中之心脏,被认为是心的住处,主要为密教所说。

3、缘虑心,梵语质多,指八识各缘自所了境的功能。

4、积集心,统称八识,皆有积集功能故。

5、集起心,又称积聚最胜义心,梵语质多耶(cetaya),唯指第八阿赖耶识。 汉译为心的梵语名词还有阿奢夜,亦译阿世耶,意译大心、净心、自心、直心等,指精神、思想、意向、思考方式。

总之,汉语佛典中的“心”,为多种心理、精神功能的统称,大概可分真、妄及真妄和合三种或三个方面,妄心是以“缘虑”为主要功能的通常心理活动,真心为心的体性,真妄和合为阿赖耶识。三种心也可以统称为质多,净影慧远《大乘义章》卷一谓“一切识总名为心”。“心”

在汉文佛典中常泛指真妄一切心。

心之为物,正可谓“具体而微”、“惟恍惟惚”,虽有神奇的作用,我人日用而不离,却又无形无相,难以捉摸,不能拿出来给人看,难以像物质现象那样用种种仪器来观测。正如《三藏理趣经》偈所言:

独行及远行,无身住根窟。谓心力用殊胜,独行无偶,无远不逮,隐藏在身内感知器官幽深黑暗的洞窟(相当于今所言“黑箱”)中,没有物质实体可以把捉。《正法念处经》卷四二偈云:

心来不可知,心去不可识,

先无后时有,已有还复无。

心无有处所,和集不可得,

以无身体故,不可得捉持。

《瑜伽师地论》卷九三谓心识“最极微细”,“当知其性难可识故,难可入故”,非人类肉眼所能观察,唯是圣者超越性的“慧眼”所知之境。古人云:“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心中不知心。”心的这种特性,给研究心理带来很大困难。好在心不仅有观察外物之能,还有向内省察自身

的功能,佛教先圣们早就懂得利用心的这种功能省察、研究自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7-11-4 16: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 05:44 , Processed in 0.02547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