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22鱼象鱼说【新闻背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22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0-22 15:49 编辑



公开·透明·创新——从党的十九大看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公开·透明·创新——从党的十九大看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侯丽军 潘洁 刘羊旸

   如果要勾勒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时代群像,十九大无疑是最好的落笔之处。

   首次开设“党代表通道”、首次开通微信公众号、按计划举办6场记者招待会和8场集体采访、34个代表团面向媒体开放……通过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自信的政党,看到了更加开放进步的中国。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开幕会前,党代表在“党代表通道”接受采访。人民大会堂,从东门直通会场一条不足百米的通道,是党代会期间首次开设的“党代表通道”。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公开——开启一扇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信息全方位公开,是采访十九大的中外媒体最直接、最深切的感触。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采访,对于中国党代会如此开放的媒体环境让我出乎意料。”在“党代表通道”上,美国中文电视记者莎拉·温特说。

   人民大会堂,从东门直通会场一条不足百米的通道,是党代会期间首次开设的“党代表通道”。

   18日和19日一大早,众多中外媒体就在这里架起“长枪短炮”。代表与媒体零距离,用鲜活的亲身实践回应关切。

   “中央领导人交替是不是有不成文的规定?”“曾有外界认为,以中国的科研水平很难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对于这种质疑您怎么看?”这些在不少人看来十分“敏感”的话题,出现在“党代表通道”的记者提问中。

   接受采访的党代表从容不迫、坦率回答,让中外媒体领略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坦荡胸襟。

   在这条通道上,莎拉·温特有机会提问并得到解答,“普通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政党和政治缺乏深入了解,我希望通过新闻报道让更多人认识真正的中国。”

   在重庆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日本时事通讯社记者北条稔从头到尾都在认真听代表们发言和媒体提问,并用翻译软件协助理解。

   “今天开放的团组特别多,我们人数有限,只能挑选几个团组参加,真是非常遗憾。”北条稔说。

   从18日下午至19日下午,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系统、中央企业系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34个代表团分三个批次向中外媒体开放。记者不仅可以旁听,还能就关心的问题向代表发问。各代表团还给外国记者充分的提问机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说,信息上全方位地公开,体现出我们党、我们国家越来越自信地面对世界。

  10月21日,一名记者通过手机在十九大新闻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查询信息。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

  透明——世界更加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

   “十九大代表的选举过程当中,代表的名额是2300人,而之后公布的代表名单是2287人,最后我们看到确认代表资格有效的是2280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别?”

   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首场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将这样的疑惑抛给中组部副部长齐玉。

   齐玉详细解释了十九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以及部分代表因出现违纪违法问题而被取消资格的始末。

   “我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违规违纪问题实行‘零容忍’,确保整个代表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回避。这样的自信、坦诚,不仅体现在选举这样的敏感问题上,也体现在大会的信息发布、十九大报告译校工作等诸多方面。

   “受大会的委托,我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党的十九大有关情况。”十九大开幕前夕,大会新闻发言人庹震亮相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从会议日程到代表选举工作,从十九大报告的起草过程到党章修改工作,庹震主动回应中外媒体关切,把超过一半的提问机会留给了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境外记者。

   企业成立党组织,“是否会对企业正常运作有影响?”“对高级领导干部监管是否存在盲区”……在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杨晓渡直面记者抛来的敏感问题,坦率、自信的应对,让中外记者印象深刻。

   在大会召开前,负责外文版译校的外籍专家参加到翻译工作中,负责十九大报告10种外文版本中的英、法、俄、西、日、德、阿、葡、老挝9种语言版本译校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党代会报告译校。

   “十九大邀请外籍人士参与报告的翻译和核校,是一种高度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毫无隐瞒、公开透明态度的体现!”参与中共十九大报告译校工作的阿拉伯文专家叶海亚说。

  10月16日,南苏丹广播集团记者阿汤加在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采访拍摄。采访新机场建设项目,是十九大新闻中心在大会开幕前组织的15条京津冀采访线路之一。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创新——向世界生动诠释中国发展成就

   在十九大召开前夕,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现场,迎来了60多名参加十九大报道的中外记者。一如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新机场建设的速度令外国记者赞不绝口。

   采访新机场建设项目,是十九大新闻中心在大会开幕前组织的15条京津冀采访线路之一。

   以北京新机场建设、北京中轴线、基层党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为主题的一系列参观采访活动,为外国记者了解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打开了一条通道。

  10月19日,一名肯尼亚记者在十九大新闻中心内设的图片服务室下载大会图片。十九大新闻中心紧贴报道需求,创新服务项目,更开放、更贴心,受到境内外媒体好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为了满足境外记者的个别采访需求,十九大首次启用境外记者采访申请系统,记者可以通过系统提交采访申请并在线查询受理情况。

   记者提出采访需求后,只要征得被采访对象同意,十九大新闻中心会马上安排采访。

   连日来,十九大新闻中心紧贴报道需求,创新服务项目,更开放、更贴心,受到境内外媒体好评。

   见微知著。周庆安认为,十九大新闻中心的整体服务已经成为境内外媒体认识中国社会发展,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

   开放源于自信,自信促进开放。十九大开放姿态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气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7-10-22 15:50 | 只看该作者
开放源于自信,自信促进开放。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10-22 19:03 | 只看该作者
  创新服务、政务公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 15:06 , Processed in 0.02987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