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802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 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8-2 14:22 编辑



如何理解“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其中,不得不说,这是一句非常有价值的勉励语。院长曾说,听一年的课,哪怕有一句话受用,也就不枉听课一场。记得这么一句,若能实施,也必定是终身受益的。

佛学院读书的时候,听院长说过一句最受用的话——“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个人认为,既有勇猛精进的劝诫,也有修行者该具备的洒脱。佛教讲因果法,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又或者更专业一点说,人的生命过程是因缘法的生成与坏灭。每一件事,每一个结果,都是因缘所成,没有偶然,没有宿命。因为是因缘生法,使得生命蓬勃、生生不息;因为是因缘,也就导致无常变幻、生住异灭。有人认为无常是个灰暗的名词,有些消极,有些无奈。然而我却认为无常是个很灵动的名词,因为无常变幻,才能有许多可能性,才能通过自主努力,生生不息。这也就是因缘法中所强调的因,种好因,种善因,种精进的因,即是因上努力一句的劝诫所在。佛教中,对因上努力最美好的诠释就是“安住当下”。不错过任何一个因缘的生成,乃至一个念头都不放过,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刻刻观照当下,不仅仅是精进,也是对因最好的负责任。或者,更世俗一点的说,即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遇,不让善的因在疏忽中悄然溜走。因此,“安住当下”即是一种修行,也是佛教教育为人的一种方式。果上随缘是对待事件结果的一种心态,也是修行者需要持有的心态。所有在因上努力后,如果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自然是可喜,但是世上事,总不能永远顺人意,这就需要一种坦然的心态。所求圆满,需要福德、智慧的成就,有时候福报、德行不足,硬是让所求圆满,不仅不见得是好事,或许还会有损害。再者,凡夫智慧有限,世俗财色名利的圆满,并不见得会是对生命质量的补助,缺一点还能更加的提升自己,不至于落于自满自足状态而徒生堕落。进一步说,过多的圆满,会导致更多的贪欲,欲求不满,亦会导致更为强盛的烦恼。因此,对待果的成就,需要随缘的姿态,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放下”。 “放下”并不是不管不顾,也不是懈怠的借口,放下应该是一种努力过后的豁达。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不拘泥于结果的好坏,只注重过程的精进与否。没有去努力,怎么谈放下;更实际的说,没有得到,怎么去放下。佛法中的放下,不应当是自暴自弃、不管不顾、不负责任的丢弃不顾,而是在得到后,或者是在努力后对结果的一种淡然态度。更精确的应该是面对世间事物的洒脱,高空中白云悠悠的自在,这种自在是需要立足于空广蓝天,需要一定的心灵高度。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短短八字,包含的既有佛法的修行,也有为人的准则,更有超然的心理态度,佛教的因缘法、因果法、都包含其中,不得不说,这是一句非常有价值的勉励语。院长曾说,听一年的课,哪怕有一句话受用,也就不枉听课一场。记得这么一句,若能实施,也必定是终身受益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7-8-2 14: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2 01:29 , Processed in 0.03918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