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菜根谭》我心中的明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 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7-1 20:25 编辑

  古人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就是说人要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明代学者洪应明精通儒、佛、道三教精华。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激而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留世。

  一天,我在书店浏览,偶然发现书架上有一本叫《菜根谭注释》的古书,随便翻翻,开卷有益,爱不释手,遂购一册。后来由于翻阅太勤,书也翻得破烂,于是又购一册《为人处世与〈菜根谭〉》,欲深入了解该书的精髓。该书的封面写着“人生哲理,处世名言。”我在扉页上写着“反复研读、善于应用、举一反三、受益无穷”的心得体会。据说该书在东瀛日本很畅销,形成一股《菜根谭》热。日本人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我辈中国人。

  在我四十余年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情绪稳定,归功于组织的开导,亲朋的鼓励及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我学过的只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但是它内容博大精深,影响的潜移默化,使我享用终生。这是《菜根谭》一书对我产生巨大影响。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伴走过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我年轻时就算开始医务生涯。一个人在异地他乡谋生,处事开头难,怎么办呢?“作人要脱俗,应世要随时”在我耳旁回响。古人的意思是要入乡随俗,但不随波逐流。一个人在单位里生存,工作中面临着磕磕碰碰、勾心斗角之事较多,“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记得八十年代的一个暮春时节,思乡心切的我想回老家工作,以便照顾年迈的双亲。这个时候,屋漏偏蓬连夜雨。另外两位老乡也急着想调回去。一下子一家单位有三个人剂在一起奔跑。接收单位名额有限,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双方竞争十分激烈,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我也想努力一下,跨过这道关。但是我看了《菜根谭》后,最终还是放弃了,避免了同乡之间的一场争斗,在他乡安心的工作下去,四海为家嘛。

  在社会生活中,免不了交际应酬,人情往来嘛。“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浅尝则止,快心之事,不宜深涉。家庭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该书还对那些急功近利者来说是一副清醒剂。“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别人有本事享受荣华富贵,应该应该。我是冷眼旁观,辩证地看待生活,不致于因心理失衡而徒增烦恼,权且当个精神贵族罢了。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事业撑,真可谓是惜时如金,工作繁忙。走出逆境,跨入顺境,锦上添花的多之又多,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似一瓢凉水清醒头脑,淡泊人生。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该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其语句有着楹联的对仗,诗词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可反复咀嚼回味。读《菜根谭》,受益非浅。它是我心中的明灯。


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22226/28542/28544/2910114.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汇泉湾泳客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7-1 2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 18:08 , Processed in 0.02466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