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竞赛项目: 男、女A、B、C、D组个人公开水域1000米游泳竞速 男、女G组个人公开水域200米畅游表演赛(不计名次及成绩) 三、参加办法: (一)男、女各参赛组年龄规定 A组:18-29岁组:1988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者 B组:30-39岁组:1978年1月1日至1987年12月31日出生者 C组:40-49岁组:1968年1月1日至1977年12月31日出生者 D组:50-60岁组:1957年1月1日至1967年12月31日出生者 G组(表演组):18-65岁组:1952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者均可报名。 各年龄组别运动员不得跨组参赛,年龄以二代身份证为准。 (二)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在赛前检录时提交或现场签署有参赛运动员本人签字的《自愿参加比赛责任书》后,方可参赛。见附件2。 (三)运动员身体健康要求: 游泳竞赛是一项负荷强度较大的运动,对参与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与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游泳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与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报名。组委会建议参与者赛前去相应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 有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 4、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 6、不适合本项运动者。 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它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 (四)现役专业运动员不允许报名。比赛中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组别比赛,各组别不得交叉报名。 四、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下发的有关竞赛规定; (二)比赛采用分组决赛方法。比赛顺序按照先女后男、先大后小及报名人数进行编排,按比赛成绩确定名次;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佩持救生浮球参赛;比赛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到达终点时无佩持浮球者,成绩无效,不予录取。(组委会统一为参赛人员赠送安全浮球和泳帽,检录时发放); (四)每组比赛提前30分检录,检录时请持二代身份证到检录处报到; (五)凡冒名顶替者和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本人参赛资格; (六)参赛运动员比须交验二代身份证原件;
(七)比赛成绩计算须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如运动员成绩相同,则以终点裁判判定为准; (八)运动员只能在规定水域内进行比赛,并在指定的地方抵达终点,比赛名次成绩方为有效; (九)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 须手触组委会指定的触摸板否则成绩不被认可;
(十)比赛期间,裁判有权终止身体有严重不良反应的选手继续比赛;
(十一)按照国际泳联和中国游泳协会的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安全规定,为保证公开水域游泳选手的安全,如遇雷雨闪电天气或其它由国家地质气象部门发布的恶劣自然灾害预警,组委会有权决定终止或取消比赛,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进行疏散。 五、录取名次及奖励: 个人公开水域1000米游泳竞速男、女A、B、C、D各组录取前八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