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动不当也夺命!科学健身避免运动猝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6-15 04:38 编辑




@香官愚叟 @三弄里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 @天中华姐 @青岛腊梅 @DLW @大自然郝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 @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合肥冬泳 @@邺风洹波、快活鱼@快乐海洋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6月5日晚,北京控股足球俱乐部发布公告,科特迪瓦籍外援谢克·蒂奥特正常训练时,突发昏厥,俱乐部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抢救,终因抢救无效,于2017年6月5日19时许不幸辞世。

近日发生的运动猝死事件,让许多人对运动望而却步:本来利于健康的运动项目何以夺命?哪些人是运动猝死的高发人群?怎样运动才能避免运动猝死?运动猝死不仅发生于职业竞技运动员,也发生在普通健身者中,如在操场跑步时猝死,夜跑时猝死或者马拉松猝死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4 收起 理由
牛弟的阿哥 + 2 赞一个!
铁锚 + 8 赞一个!
精灵企鹅 + 2 赞一个!
小舢板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发生猝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由心脏问题导致的猝死,比例占到80.7%,其次为脑源性,比例占到17%。运动猝死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的概率为百万分之1.2到1.5,其中97%为男性。运动员的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大众健身运动人群中,猝死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

运动猝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大部分是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导致的,然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原因又有所不同。年龄小于35岁的猝死者中,多为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异常所致,例如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或冠脉畸形等。而年龄大于35岁的猝死者中,大部分是由于冠脉疾病所致。脑源性猝死的原因则主要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哪些运动项目发生猝死的比例较高?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运动猝死发生比例最高的运动项目是跑步,占33.98%,其次是足球、篮球。



不过,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不同,因此在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要分别对待。按照年龄特点,35岁以上的猝死者多因冠脉疾病导致,因此这一类人在运动前,需要对自身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检查,如血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而35岁以下易发生猝死的原因以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异常为主,这类疾病通过常规检查手段可能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如早期肥厚型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因此,在了解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后,运动者也需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重视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防患于未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情况参加体育锻炼也应谨慎。

1.既往有心脏病的患者。

2.感冒病毒会引起心肌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导致猝死。感冒后1-3周内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浮肿或晕厥一定要看心内科。感冒未愈不宜带病运动。

3.高血压或心律不齐的人,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急升和心律失常。

4.糖尿病人注意超负荷运动诱发低血糖,而且糖尿病人也常常合并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5.肥胖者部分伴有代谢障碍。

6.未经系统训练和平时体质较差的人群,过大运动量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意外。

7.儿童和年纪过大的老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1. 赛前全面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筛查猝死高危人群;

2. 运动前充分热身,适应激烈竞争环境,运动中适量补充水分、能量和电解质,保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3. 运动中不宜盲目坚持,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早终止运动: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汗淋漓、晕厥、胸痛、胸闷、胸部压迫感、眩晕、头痛、极度疲乏等症状。

4. 科学训练,防患未然:阶段递增运动量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性猝死——初始运动低强度(6MET,慢跑)的,达最大运动心率70%~85%,每周3~5次。

5. 活动组织者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高效的急救系统。每隔3分钟左右的路程设立急救点,每处急救点配备两名掌握急救技能的志愿者和体外自动心脏除颤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乔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2月,上海轨交陆家嘴站、世纪大道站及龙阳路站内均出现了标注为“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红色透明急救箱。AED是一种急救设备,可以为心脏病突发患者进行电除颤,以帮助恢复心律,在最佳抢救时间内,较大几率挽救生命。紧急状况下,如不了解AED的使用方法,应及时寻求地铁工作人员帮助,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在公共场所设置AED是国外普遍的做法,正确使用AED,可大大提升心脏性猝死病人的存活率。

猝死急救最关键是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的。在中国,每10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心跳骤停发生后4分钟就出现脑组织损伤,10分钟将发生不可逆的脑细胞死亡。

“万一发生猝死,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最为关键、有效的抢救措施。急救指挥中心希望通过规范各地区的急救中心救治流程和普及民众急救知识,来提高院外猝死通过CPR的抢救成功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4:38 | 只看该作者

多数“猝死”没有明显预兆,可以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安静睡眠中。有些猝死的患者有心绞痛史,发作的时候表现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当患者表现为神志不清、面色青紫、痉挛时,很多家属会很茫然和惊恐,盲目等待“120”而失去急救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候要轻拍患者肩部,若无反应,立即拨打120,并在120工作人员的电话指导下,马上做心肺复苏。

最关键的一步是胸部按压,左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中下1/3处,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手背上,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压节奏尽量快一点,30次按压之后向患者口中吹气1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6-15 14:43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6-15 04:38
多数“猝死”没有明显预兆,可以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安静睡眠中。有些猝死的患者有心绞痛史,发作的时候表现 ...

生命关健的3-4分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6-15 14:54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6-15 04:38
多数“猝死”没有明显预兆,可以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安静睡眠中。有些猝死的患者有心绞痛史,发作的时候表现 ...

学习健康知识
科学体育锻炼
防止运动猝死
快乐健康天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6-15 1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6-15 15:31 | 只看该作者
预防运动性猝死
是的。中国居民的三大健康杀手是:脑中风,冠心病和癌症。统计表明,中国居民高血压比例为21%。运动可能成为猝死的诱发因素。鄙人经历了脑意外,死里逃生。苦难是所学校,天天学佛,日日反思,故而赞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淡心态方为理想境界。感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6-15 15:3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锻炼训炼,防患未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6:07 | 只看该作者
冬晨泳 发表于 2017-6-15 15:37
科学锻炼训炼,防患未然。

谢谢老朋友冬晨泳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6:08 | 只看该作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6-15 15:31
预防运动性猝死
是的。中国居民的三大健康杀手是:脑中风,冠心病和癌症。统计表明,中国居民高血压比例为 ...

谢谢老朋友鱼象鱼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6: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朋友铁锚兄弟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6:09 | 只看该作者
今来 发表于 2017-6-15 14:54
学习健康知识
科学体育锻炼
防止运动猝死

谢谢老朋友今来兄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6:09 | 只看该作者
小舢板 发表于 2017-6-15 14:43
生命关健的3-4分鈡!

谢谢老朋友小舢板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6-15 16:59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6-15 16:07
谢谢老朋友冬晨泳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6-15 2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6-15 21:08 | 只看该作者
科学锻炼,科学健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3 04:15 , Processed in 0.09763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