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瘦头陀 于 2017-8-17 12:27 编辑 ( w3 O% w, h8 X
: h' l& R }: g) _; K
327.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5 }& J7 m' ~% |4 ]3 C' J* x$ b2 P
语以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6 {% e' |$ I6 j, T
【大意】
& S, X( @# _# ]3 [, r" j在乡下跟老农夫谈论饮食,每当谈到白斩鸡和老米酒时,他就会显得兴高采烈,如果问他山珍海味等佳肴,他就茫然不知了;每当谈起衣着时,一提起长袍短袄,他就会不由得流露出欢乐表情,假如问他黄袍紫蟒等官服,他就一点也不懂了。可见老农夫保全了淳朴本性,所以他的欲望才这样淡泊,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 v% R5 a$ k- q328.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8 ~! }4 _/ n: w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
$ R' ? d# w% A7 n9 l. V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 y P4 ~- R! x1 O' u
【大意】 7 c4 a/ _- c. J, x1 s0 U
心中假如没有忧虑和杂念,又何必要下内省观察工夫呢?佛教所说的“反观内省”,实际上却增加了修行的障碍;天地间万物本来都是一体的,又何必等待人来划一平等呢?庄子所说的“消除物我界限”,就等于是分割了本来属于一体的物性。1 A& a. p4 | I$ G( z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