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普莱蒂曼·沙哈:找到真正的快乐。 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张维君解读:心情像过山车忽上忽下,血压也会随之波动,诱发心血管问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是导致血管内膜炎症、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因。精神因素使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促使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后者“跑到”血管里,侵入血管壁,造成破损、炎症,进而形成血管斑块,形成血栓,加重粥样硬化及血管狭窄程度。心情差还会降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得不到约束,四处“作乱”。 遇到不顺心的事别太较真。如果坏情绪难以排解,试着找点喜欢做的事情,先“强迫”自己着手去做,慢慢转移注意力。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从中获得价值感和真正的快乐。此外,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多吃水果、绿叶菜等,也能让血管免受炎症侵袭。 美国爱达荷州家庭医学院院长特德·埃珀利:坚持锻炼,保持幽默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解读:从中医角度讲,炎症主要是湿邪。缺乏锻炼导致湿邪产生,阳气瘀阻,身体阴盛阳虚,湿气内郁,不能推动和振奋脏腑运转,打破机体平衡,各类炎症乘虚而入。从西医角度看,久坐不动使得机体脂类、糖类代谢紊乱,影响血液循环,出现局部微血栓和血管炎症。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经常运动。中青年群体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健步走、瑜伽、慢跑、跳舞等都可以;配合肌肉力量训练,胸部、上臂、腹部、下肢都要练到,不求像健美运动员那样,但要让身体看上去结实。老年人可稍放松要求,每天出门走走,但不推荐爬山、爬楼梯等运动。 专家最后提醒,炎症通常情况下是有益的,但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扰乱正常生理功能,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上述方法可作为大众进行炎症预防以及自我抗击炎症的辅助做法。若炎症已经发生或者辅助治疗效果不佳,就要及时就医,进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