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德的三封 抗战家书_中国论文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18 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德有一个儿子朱琦和一个女儿朱敏。朱和平是朱琦的第二个儿子。1952年出生后,刚满8个月就被抱到爷爷朱德和奶奶康克清身边,跟着两位老人共同生活了将近40年。朱和平的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享受了“特殊待遇”,而是从普通工人到普通士兵,渐渐成长为一名空军少将。本文为其口述。

朱德与两个孙子。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5:29 | 只看该作者
投身革命无法照顾家人
    我爷爷朱德是农民出身,全家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后来投笔从戎。1912年,爷爷认识了滇军中一位朋友的妹妹萧菊芳。萧菊芳是昆明师范学校的学生,当时爷爷已是少校教官,不久,他同18岁的萧菊芳结婚。婚后萧菊芳继续在师范学校读书,住集体宿舍,爷爷也依旧住在讲武堂,他们只能周日团聚。
   1916年年初,我爷爷随讨袁护国军第一军北征,这时已经怀孕的萧菊芳也随军出征。9月底,萧菊芳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我的父亲朱琦。我父亲出生不久,萧菊芳奶奶因病去世。我爷爷一边要打仗,一边又要照顾孩子,很不容易。经人介绍,爷爷娶了挚友孙炳文的外甥女陈玉珍。
   1922年夏末,我爷爷与孙炳文一道前往上海寻找革命之路。八一南昌起义的前夕,爷爷准备武装起义,为了保护妻子和孩子,便让他们二人悄悄回老家隐姓埋名藏起来。八一南昌起义后,爷爷成了“匪首”,所以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投身革命后,爷爷常年无法顾家,也没有财力帮助家里。1937年11月的一天,爷爷老师的儿子找到八路军总部。我爷爷从谈话中得知四川老家仪陇正逢旱灾,生活艰难。亲人们的境况令爷爷十分牵挂,他给陈玉珍写下三封家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5:30 | 只看该作者
字里行间流露的革命意志
  我爷爷给陈玉珍的第一封家书,写于1937年9月5日,在奔赴抗日前线的途中。毕竟十年没见,不知道对方境遇如何,所以写了一些试探性的话。“玉珍:别久念甚。我以革命工作累及家属,本属常事,但不知你们究受到何等程度,望你接信后将十年情况告诉我是荷。理书、尚书、宝书等在何处?我两母亲是否在人间?你的母亲及家属如何统望告。近来,国已亡三分之一,全国抗战已打了月余,我们的队伍已到了前线,我已动身在途中。对日战争,我们有信心有把握打胜日本。如理书等可到前线来看我,也可以送他们读书。自别了你后,我的行动谅你是知道的,不再说,此问近好。”
  这封信中提到的“两母亲”是我爷爷的生母钟氏和养母刘氏,理书是我爷爷二哥的儿子,尚书是我爷爷的养子,宝书是我父亲朱琦。
  陈玉珍接到这封家书后,立即给我爷爷写了回信。爷爷接到回信时,正在五台山前线。9月27日,他给陈玉珍写了第二封家书。
  “……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我的母亲仍在南溪或回川北老家去了,川北的母亲现在还在否,川北家中情况如何?望调查告知。庄弟及理书、尚书、宝书、许杨明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要误此光阴……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
  我父亲当时已经20多岁,在云南军阀龙云的部队里。接到爷爷来信以后,他迅速赶赴延安,经中央党校培训后入党,1938年渡过黄河到山西,在120师干了五年,在一次突破敌人封锁线的战斗中负伤。那时我爷爷也在山西抗战前线。我爷爷作为八路军的最高领导人,自己只有一个儿子,还把他送上前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0-18 17:56 | 只看该作者
张兴 发表于 2016-10-18 15:30
字里行间流露的革命意志
  我爷爷给陈玉珍的第一封家书,写于1937年9月5日,在奔赴抗日前线的途中。毕竟 ...

人民军队的好司令--朱德元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0 16:46 , Processed in 0.03213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