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背景093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30 1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信公号不能刷阅读量了 大潮退去谁在裸泳?
2016-09-30 08:46:00环球网周涛分享
7参与
  【环球科技报道 周涛】“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9月28日、29日,部分微信公众号遭遇了阅读量“滑铁卢”,阅读量从头条稿件数万一直跌到数千甚至数百。[img]file:///C:/Users/qtnf/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WCR29GSS/20160930090000147[1].jpg[/img]  有网友爆料称刷公众号点击量的工具崩溃了,提醒广大网友去看某些公众大号的真面目,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昨天,腾讯微信官方对此事发布了一则回应。这份回应中提到,最近不断有人反映公众号“刷量”的问题,而此次“绞杀”刷量平台是一种“技术对抗”。
file:///C:/Users/qtnf/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TempPic/7CA6AF%7BF%25SVSKWLXZ)TUI9F.tmp
  腾讯称:“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但是,这样的技术对抗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我们也会继续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真实、公正和公平。”  曾经有媒体曝光刷阅读量的具体价格:图文阅读量15元1000次,原文阅读量是15元100次,转发分享量40元100次,微信粉丝最顶级质量20元500粉。  业内人士向环球网科技表示,关于微信公号大V数据造假,运营者和平台难辞其咎,平台最初离不开千千万万运营者,但自始监管不利,放任自流,受益其中。后弄虚作假成风损坏内容生态,遂即放水,众人见底。这应该只是个开始,否则劣币驱逐良币,平台会渐行渐远。  该人士还表示,公众号数据造假公诸于众,论影响,造假的运营者首当其冲,业务短期会处于停滞状态,运营团队面监压力。接着是公关公司,忙于应付甲方要求砍掉方案里的公号投放,预算费用大减,利润随之降低。然后是追逐泡沫的投资者,假数据制造了虚高估值,担忧投资化为泡影。最后是热衷于随波逐流的土豪甲方,老板恨的牙痒,公关满身冷汗,投还是不投。内容为王,相信净化环境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优质原创内容能力的公号会重新赢得读者与市场认可。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向环球网科技表示,一篇文章不能说明问题,傍热点、被转发多,就可能明显偏高,也可能“曲高和寡”,不是关注热点,标题不吸引眼球,阅读量就少。  不少网友直言,读者估计倒是没那么在意,但被作者坑的是那些广告投放商。一堆微信公众号没有优质内容靠着刷出来的数据满足老板的互联网梦,如今梦醒了。  微信团队回应原文如下:  今天上午,不断有人向我们反映公众号“刷量”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对这个问题作出如下回应:  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  但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技术对抗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我们也会继续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真实、公正和公平。
  我们坚持认为:任何虚假的数据,对那些尊重游戏规则的运营者都是极大的伤害,平台也不欢迎任何虚假的繁荣。同时,我们相信,一个平台的健康发展,除了游戏规则的健全以及坚决执行以外,也包括所有生态上的运营者的共同自律,希望大家共同维护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发展。
file:///C:/Users/qtnf/Pictures/00%20(2).JPGfile:///C:/Users/qtnf/Pictures/01新闻背景.JP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9-30 1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0-1 19: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0 19:08 , Processed in 0.02913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