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背景090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9 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鱼象鱼 于 2016-9-9 15:41 编辑


齐义虎:读经应从民间进入公立教育
2016-09-09 01:14:00 环球时报 齐义虎 分享
  近日,国内不少媒体对私塾、国学班等民间读经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民间读经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主要是民间自发行为,若要更好地推进儿童读经教育,我们不能不理性而真诚地直面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其实读经教育的问题远不止媒体所揭露的那些,概括而言,主要有经典、方法、师资、体制四大问题。
  首先,经典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择文本过于庞杂。除儒家经典外,常常还包括佛道、诸子甚至基督教典籍。例如在深圳梧桐山读经村,有的私塾要求学生在“完全不懂外语的情况下,跟着录音机朗读背诵英文的十四行诗、德文《圣经》、法文《圣经》以及日文的《论语》”,这就有些不伦不类了。13岁之前的儿童读经,在经典的选取上还是要以十三经和一些蒙学读物为主,不宜过于泛滥。一则学好国文才是第一位的,外语非所急也;二则也不符合宗教不得干涉教育的国家法律。
  其次,方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光有机械背诵没有义理讲解。由于单纯追求背诵的字数而不注重对经典本身的理解消化,往往造成学生背得浑浑噩噩、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背诵不等于理解,而不理解的背诵只会是令人憎恶的记忆负担,这样的学习最终培养的不仅不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倒可能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
  第三,师资的问题主要在于门槛过低、良莠不齐。由于近百年来传统文化教育的斩断,一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师资来满足民间读经教育的需求。加之缺乏一个国家法律层面的准入标准(如公立教师资格证制度),就使得一些不具备解经能力的人成为了读经老师,于是也就难免只背诵不讲解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教育部可专门设立相关资格证考试,邀请专家参考历史上的科举制设计考试规则。
  最后,体制问题主要表现为民间读经教育与公立教育处于脱钩状态,无法接轨。读经教育主要针对的是13岁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段刚好处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但由于二者的脱节,难免造成学生在私塾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不得兼顾。且民间教育无国家财政支持,于是给一些居心不良者以借机敛财的空间。教育绝对有别于纯粹的经济行为,不论公立还是私立的教育,都不应该成为赚钱的工具,一旦产业化,必定偏离主旨。若要教育的回归教育,读经应从民间进入体制,成为公立教育的一部分。(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9-9 16:4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体制需要改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9-10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9-12 06: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0 22:40 , Processed in 0.02648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