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学论坛080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8 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常語,甘露味# 做一切事,就看你怎样发心。你怎样发心,就得怎样的果;想法不同,果报也不同。假使我们做一点善事,也能"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经常想到众生,那这功德就大了,福报无穷无尽。布施如是,持戒如是,修福业也如是。【夢参老和尚開示】

#一日禅#【不必嫉妒 亦不羡慕】宁静来自内心。烦恼,放不下过去的往事,又在乎于未来的担忧,或执着于现在,心不平静。贪婪、嫉妒、自私,心就无法平静。当人们心远离贪、嗔、痴、爱、恨,内心自然将升起那份宁静。得到了不要狂喜,不嫉妒别人,亦不过多羡慕别人,常思念圣贤的德行,心灵就会升起那份宁静。O一日禅:不必嫉妒 亦不羡慕收起全文d

#智慧法语#【高僧说修行人要放下这“四大”】【经典原文】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诸佛大圆觉。——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O智慧法语:高僧说修行人要放下这“四大”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O网页链接
在娑婆世界里,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并为释迦牟尼的两大胁侍。依据大乘佛教美术的排列法,文殊菩萨驾狮子侍在释尊的左侧,普贤菩萨则乘白象侍在右侧。文殊象征智、慧、证三德,普贤则显示理、定、行三德。在修行上,文殊重在一切般若,而普贤则重在一切三昧。两位菩萨德行的配合,象征着大乘精神最究竟的完成。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之行愿的象征。他曾经在过去无量劫中,行菩萨行、求一切智,修集了菩萨救护众生的无边行愿。因此,他也是大乘佛教徒在实践菩萨道时的行为典范。
收起全文d

今日教言
一个人如果布施很多、拥有名声,不应该因此生起傲慢,而要以卑微心来对待。《宝箧经》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大海因为住于低处,才会汇集世间百川。同理,菩萨正因为没有傲慢,佛陀如百川般的功德才很容易融入菩萨的慧海。”
O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的弘法平台。主要传...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吾人应该善用我们生命的活水:
枯萎的禾苗,我以甘霖的活水滋润之;
瞋恚的怒火,我以忍耐的活水熄灭之;
污秽的身心,我以智慧的活水洗净之;
焦渴的人生,我以佛法的活水饮用之。


戒律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工具。没有它的话,你今天太自由了,明天可能就不自由。而今天暂时不自由,明天也许会很自由。

能容纳别人的不好,也能容纳自己的失败,容纳生活的挫折和苦涩,这样的一个人懂得与己、与人、与世界愉快相处。O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

精进是当下的事情,无论你在哪里。我们能把握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只有当下。

心情再差,也不要写在脸上,因为没有人喜欢看;日子再穷,也不要挂在嘴边,因为没有人无故给你钱;工作再累,也不要抱怨,因为没有人无条件替你干;生活再苦,也不要失去信念,因为美好将在明天;品性再坏,也要孝顺父母,因为你也有老的那天。

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追求形式上的东西,遇到境界时,仍然埋怨别人,嗔恨别人。如果你真正信佛,真正相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要明白一切都是因缘,你遇到的都是自己的缘。痛苦是自己找的,福报是自己修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丁昕 +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8-8 19:03 | 只看该作者
心情再差,也不要写在脸上,因为没有人喜欢看;日子再穷,也不要挂在嘴边,因为没有人无故给你钱;工作再累,也不要抱怨,因为没有人无条件替你干;生活再苦,也不要失去信念,因为美好将在明天;品性再坏,也要孝顺父母,因为你也有老的那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6 03:50 , Processed in 0.27117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