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 巡网,做环志 凌晨4点40分,短暂休息后,大家按约定起床集合,准备进行最重要的任务——环志。 环志是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者们“张网捕鸟”的原因。这些年,孟德荣为130多种约13000多只鸟儿做过环志。他还回收过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者给鸟儿做的环志,他做的环志也被国外的研究者们回收过。 回到布网点,网上的鸟儿更多了。不过有两根竹竿断了,孟德荣和学生们又换上好的。因为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要在这里持续做环志。 将粘到的鸟儿拿回越野车处。车后盖一掀,后备厢就成了工作平台,各种专业工具纷纷亮相。测量、称重、采血、记录数据……看得出,孟德荣和学生们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了。待鸟儿们又被放飞时,它们的腿上多了一个环志和两个彩色塑料组成的旗标。环志是金属环,旗标是彩色的塑料,通过全世界特定的色彩组合以及独一无二的代码进行地域和个体识别。 从天蒙蒙亮,一直工作到上午9点多,孟德荣师徒才做完环志的初步工作,才能松口气去吃早饭。 接下来,学生们还要继续处理采集的鸟类血样。孟德荣则又开车上路,刚刚有黄骅一位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说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鸟并救下,希望他过去接收。 ![]() 给鸟儿做环志
5月5日上午 救鸟,处理鸟伤 救助那些受伤或生病的鸟儿,是孟德荣在正常的学术调查之外,给自己增加的一个任务。 2003年,孟德荣通过多方奔走和努力,在沧州师范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至今,他已经成功救治了1300多只鸟儿,其中不乏丹顶鹤、大鸨、金雕等珍稀濒危鸟类。也是因为他在鸟类调查和野生动物救护方面十几年的付出,孟德荣被国家林业局授予“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还曾获得一些国际奖项。 车到黄骅,我们找到了那位热心市民。原来,这位先生在黄骅市里上班,家在乡镇,上班路上发现这只受伤的鸟就救了下来,并拨打孟老师的电话求助。孟德荣说,这是一只大麻鳽(jiān)。 随后,孟德荣又载着这受伤的鸟儿赶往沧州,在学校处理好这只鸟儿的伤口时,已经中午11点多了。 接下来,他还要去看一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正在养伤的其它鸟儿。而当天下午,他还要再返回黄骅港海滩,继续鸟类调查。 这就是“爱鸟教授”孟德荣的24小时,也是他16年爱鸟、护鸟、救鸟的最普通的一天。 ![]()
在热心市民处接收受伤的鸟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