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佳节怀旧 迎春纳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5 0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6-1-25 19:34 编辑

佳节怀旧 迎春纳福
萧瑟寒风今又是,肆虐了人间!
雪结冰凌天地作,翘首盼春!
小时候的记忆最深刻,天冷了意味很快过年了。
    新春佳节就在眼前,忙忙碌碌的人们,脸上喜笑盈盈,倾囊购物,为的是快乐,盼春启福,为的是和家团聚,囤酒烹肴,为的是高朋满座。如今天下平稳,心常圆满,丰富的物质凸显了今天生活的富绰,现代化的文明也正在湮没着古老的文化,销蚀着非物质传统,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对过去不感兴趣,老习俗会渐渐被遗忘,也罢!,无需管他们,这是社会弊端。不是因为我们老了,是因为中国人的血在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还会怀念过去的年俗,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自腊八开始年就近了,一直到腊月根儿......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三十夜里熬一宿,过年的味道渐渐正浓,天天数着年的到来。
    孩提时代盼着过年比大人更强烈,那时家家都一样,不富裕的生活导致年味更浓,一年的辛苦在那天要释放,倾其所有也要把年过的圆满。小孩子盼着这一天吃好东西,穿新衣服,喜的是那个氛围,换换装买双鞋穿一年,记得小时候放鞭炮,不小心把蓝上衣烧了一个小洞,痛哭流涕,心疼得要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的穿能吃饱这就知足了。计划经济的年代,人们也丝毫不减盼年爱年的渴望,即使有的人家年年难过,也得年年过,杨白劳还买上二斤面,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欢欢喜喜过个年呢,可见年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年俗早已浸入到了每个华人的心里。
    今天日常的吃食生活更是天天像过年南北虽然年俗不同,方式不一,但一年一度春节,亲人们的翘盼,在物质充分的现状下更注重了亲情度,亲情是绝对一样的,虽然物质上富有了,但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更深更烈,游子对家的眷恋更胜一筹,年到来的这一天,天南海北的男儿,不管你家境多富,他家况多艰难,都日夜兼程奔往生你养你的故土,虽然有了移动互联网,使远在天边的人随时通话,“久别重逢”一词愈发生疏和罕用,那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更胜思念。在人类的语言中,“家乡” 一词被倾注了太多的感情色彩。那里有祖先的坟茔,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有长逝后的归宿,有文化的起源,有追溯自身的“根”。亲人在向他们召唤,家家盼郎归,娘盼儿,儿想娘,妻盼夫,团圆,在这一天是相通的,这一天的团聚胜似每一次的来来往往。
天津老知青
2016.1.23.冬夜

祝青岛的老乡们春节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05:27 | 只看该作者
年年有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05:29 | 只看该作者
年的脚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25 08:13 | 只看该作者
感同身受啊。
追忆过去,欣赏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5 11:38 | 只看该作者
乡音不改,乡情永存,最难忘的是故乡,因为那里有咱的爹和娘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天津老知青 + 5 感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4 23:39 , Processed in 0.07981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