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寺、庙、祠、观、庵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9 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寺、庙、祠、观、庵有什么区别?                       
5 R" F+ C- c8 O# @9 E9 H

3 O9 p9 I9 P) d/ T' l  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 {7 E3 E' e9 w4 _! T+ X
( m7 I% F$ [5 p# r3 u1 D                     
9 q. m( B. O' z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 I7 X; k- y) _/ N5 Y' D5 }# t' G- [* [, e7 G; V3 R6 o
                         % t* r* L6 e. r! A
 % X0 \6 Y% E( w

6 Q, h% l1 B" d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6:22 | 只看该作者
                        8 j3 V& C1 K2 ~7 J  V
+ I5 C) Z7 s: }4 C
                          . W0 l1 `0 w- D5 C5 ^  _. O( {
  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7 D+ V4 g8 x9 F, Q& p4 T
                        
. N5 K" g% A% c. t( g# j. e0 M" y! I8 `: y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6 q4 E) s% M& d" V9 k
4 m6 l6 W+ s. `
                       
: U+ ^4 u" l0 o9 s2 u$ }$ ~  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 l5 j4 W; i; g0 Q& V! _ 0 [4 i4 {$ T/ y7 R
  寺、庙、祠、观、庵各有区别,不能混淆。
1 B+ @, D/ n5 v7 g- J! H# Y9 H
  ]: H5 m( q  X
6 z# k$ k  E7 z$ O; F: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4 17:45 , Processed in 0.09025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