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白云515 于 2013-2-7 13:32 编辑 - z# X" ? X$ [2 e- v
. |0 s2 n9 h s
$ W, I; ?& J% b9 h* M2001年10月24日,越王楼开始重建,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越王楼重建工程于2005年3月28日停工。8 m$ x9 ^2 p7 d, f& x
2007年4月12日,市委第48次常委会决定,由市投资控股集团(简称绵投控股)负责续建和经营。绵投控股接手后,迅速组建项目部,处理前期遗留问题,并同时启动项目方案修订、施工招标等工作。在参照西安大雁塔、武汉黄鹤楼、宁波天一广场等名塔名楼名广场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优化。& D/ ~) b0 K' w+ x+ |
重建过程中,为了使越王楼的风采重现,绵阳市市曾组织专家学者,力图通过现场考古,以及查阅史料等方式还原越王楼的历史和建筑原貌。
6 X$ i* M) q9 K) | l! s2 q! P; ~为考证越王楼的具体位置,我市专家学者对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全国主要名校的图书馆,以及国内外大型博物馆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料查阅。为配合越王楼复建,绵阳市文物保护部门组织专家考古队,于2001年5月开始对越王楼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发掘出一个平面呈矩形,12米×14米见方的明代中晚期建筑遗址。收集到一批有文物价值的器物,出土了属于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片100余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块瓷片上发现清晰刻有“越台常在”四字。发掘收集到比较重要和完整的器物有30余件,其中以青铜箭头、彩色釉面砖瓦、白釉陶器、青花瓷器、青瓷器、大尺寸的瓦当、镇山兽和圆形为主要特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通过断代分析,建立出年代序列,进而 对越王楼遗址的建筑历史演变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 i+ ^5 F' q8 o& s# }5 H* l0 _重新规划设计的越王楼仿古建筑群与周边众多名胜美景融为一体,主楼为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现浇,可防7级地震。工程占地面积82.2亩(含城市道路),总用地面积33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175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14408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000平方米。续建工程计划投资9000万元。
8 k, J1 N( l& s7 Y$ M建成后的越王楼除了将集中展示科技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外,还集观光、旅游、商业文化为一体,是一处综合性商业旅游中心,对发展绵阳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U) b! m/ E2 R
" h' p1 Q: _: Z) B" x, `( B" k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