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柳州市民张先生在柳江河给小狗洗澡时,竟被3条凶猛的鱼攻击,其中一条咬住张先生的手掌不放。张忍痛将鱼摔上岸,发现手掌几乎被啃掉一块肉。后经证实,此鱼是南美洲食肉淡水鱼,俗称食人鱼。(7月8日《南国早报》)( Y# H1 [2 W7 {2 R7 W. `8 r" b L
有记录显示,食人鱼的鱼群,可以在10分钟内将一头活牛吃得只剩白骨。幸亏张先生遭遇的只有3条,如果是一群,手掌恐怕就成“白骨爪”了。
5 J6 }& M x! x+ i" [4 Y: v, R9 s 南美食人鱼,如何来中国伤人?媒体称是不法分子当其为观赏鱼引进,流入大自然。因南方与南美气候相似,此鱼对环境要求低,繁殖快,无天敌,在“新大陆”活得滋润,并不奇怪。
1 C& D) h8 y/ V& b) A0 x 当前,不少市民家,以养殖颜色鲜艳且珍稀少见的鱼种为荣。至于鱼的品种对本地生态有何影响,无人考虑。也有人认为,都养在家中,不进入江河,有什么危害?
0 @( y. {4 {6 D* O: A+ q9 k4 i' G 显然,只要有鱼进入,就会流入大自然。因为从引进到运输,到贩卖,都要与水接触,都有可能逃离,甚至可能有民间的“放生”文化“助力”。前段时间,就有人放数千条蛇到河北乡村。蛇的种类,伤人与否,在当地能否存活,没人去想。8 m0 C1 ^: w) Y- ]- x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倒不是说养观赏鱼和放生有什么不对,但非得要有生态上的考量。原产于北美的一枝黄花,当初是作为观赏花引进国内,结果四处蔓延,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成为多个省份的植物生态杀手。
3 R+ j5 e; u- P3 P/ J" m, Q 让人忧虑的是,以前食人鱼攻击人类,场合基本是鱼缸或岸上,不在自然水域。这次张先生在自然水域遭遇攻击,说明食人鱼已经成了种群,可惜因为无法监控,得不到有关数据。但可以肯定,即使有数据,应对也是极其困难。* M% z& N$ ~, v z/ V
这说明,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必须得做在前面。这就要求,一是需要国内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对入关产品要把关,对市场要进行监察,甚至要考虑立法管制外来物种的引入;二是市民在购买时,一定要弄清楚花鸟鱼虫的品种,不管是养还是放,弄清楚是否对本地物种有害。* b# o- r$ V) R5 x3 o
否则,张先生的遭遇,就不会是个案。' i9 C. \, x) e) E+ L1 ~( U
) k5 T; F ^/ q+ ]5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