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蜻蜓点水 于 2011-9-28 13:51 编辑 6 n1 A( s, l! p3 ?2 C8 l2 {2 o
8 Y, h. t5 y! q- B- e
“野泳”,
* Q$ C6 R: S3 D0 Y @9 N作者 “妫川人”
0 `# I @. N/ Y 几年来,从一些报刊上、电视新闻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新词“野泳”,何谓“野泳”,查了一下词典,虽未有“野泳”一词,但对野字是这样注释的,一曰“野外”,二曰“野性”三曰不是人所驯养或培养的动植物。中国人造字,从字义上总有褒贬之分,或同一字因其用处不同,其褒贬之意也就截然不同,观“野泳”一词,造词者本意当是对众多在自然水域进行游泳锻炼的游泳人进行攻讦,“为什么不到有着良好设施的游泳馆去锻炼呢?”那样就不是“野泳”了。我由衷地佩服这些大牌记者们的造词水平,同时也对他们的思维感到担忧,很显然,既然游泳一定要到游泳馆,如若不然,即为“野泳”,那未跑步就必须要到体育场的跑道上去,打羽毛球就必须到羽毛球馆去,等等,否则都将被冠以一“野”字,称之为“野跑”“野羽”等等,以此类推,大多数国人也将成为“野”人了。
- K% @% z4 @8 g } K2 r+ n4 K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从总体上说大多数人生活并不是很富裕,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未摆脱贫困,能到体育健身场馆进行锻炼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而大多数人们则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项目,场所进行锻炼。冬泳运动因其良好的健身效应,为广大冬泳爱好者青睐,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其中,而冬泳活动又必须在露天水域进行,真真切切的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为众多冬泳爱好者建造一些廉价的露天游泳池或划定一些自然水域作为冬泳人锻炼的场所,使冬泳这项利国利民的活动得以健康发展。- r1 A- N" }; k a( h
。这是我在二零零五年写的一点感想,今发在这。毛泽东冬泳邕江0 P6 ^' Q9 F; D% X& ?& v4 \7 K1 G
1958年1月7日,65岁的毛泽东冬泳邕江,震惊鼓舞亿万人民,“冬泳”流行华夏大地。1974年邕江一桥北岸修建一座“冬泳纪念亭”,董必武题写“冬泳亭”三个大字及“盛会南宁主席临,邕江冬泳纪碑亭”诗句。毛主席说:
2 @* a0 W) F$ p% G/ |$ X“下决心就不冷,不下决心就是20几度也冷。! q3 Y. P$ I( p' O' `: W
江泽民说,冬泳是一个奇妙的运动,冬泳健儿了不起。
8 @5 x! q7 H# E: d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江泽民、李瑞环、李铁映、万里、田纪云、王光英、霍英东、伍绍祖等,先后亲临哈尔滨观看冬泳表演,欣然题词,盛赞冬泳神奇和冬泳者勇敢。1996年2月6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亲临松花江观看冬泳,并与大家合影。萨马兰奇赞冬泳' 7 m; R" @+ x* f6 W& _6 \) p6 T4 K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十年冬泳活动,他将是意志坚强人行列的排头兵,在他所从事的任何工作中,将不会有困难二字。”)冬泳邕江% [* r8 v1 @. g) C& K$ p" b/ F6 s
冬泳松花江是不是“野泳”?请某些记者、编辑、公园管理者回答!
; r+ P+ k# J7 G请中国冬泳人牢记这些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