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环跳穴(GB30) 功效:利腰腿,祛风湿。 主治:古代记述:偏风,半身不遂,髀枢痛不可举,腰胁相引急痛,腰胯痛不得转侧,冷风湿痹,痹不仁,股膝酸痛,胫痛不可屈伸,足麻痹,风疹。 近人报道: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痛,臀部软组织疾病、下肢痉挛。 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此穴出于《针灸甲乙经》是足少阳、太阳经之交会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侧屈股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环跳。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阳气健盛。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