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3 0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颂歌 于 2010-5-24 06:15 编辑

安泽,位于临汾市东部,这个只有8万人口的小县,名头很大,因为它有一沓亮闪闪的名片: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故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和尚未大面积开发的煤炭资源大县。驱车从临汾市区出发,探访荀子故里。虽是冬天,但一入安泽,仍是满眼绿色,山坡上、道路两旁,漫山遍野都是鱼鳞坑,松柏郁郁葱葱。

    民俗坐标
    和川酒

    安泽人的酒量大是出了名的。《安泽县志》(1997年版)记载,“安泽人喜欢喝白酒,不少人家经年不断。安泽人重交情,待客多,酒的消费居高不下,平常户年均可达30—40公斤,多者70—80公斤。”安泽人的酒量和当地酿酒业的兴盛有很大的关系,在当地最具盛名的便是和川酒。
    和川是安泽的一个典型农业乡镇,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在历史变迁中,这里曾几度作为县城治所,是当地政治、经济的中心。而所谓“和川”,是因为此地为沁河与蔺河交汇之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有这一切为当地的酿酒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和川酒的水源取自一眼古井,相传,该古井与蔺河相连,而蔺河来源于战国名相蔺相如墓地旁的一眼泉水。和川酒不仅文化气息浓,而且历史悠久。史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和川酿酒业兴盛,当时有“增盛亨”“天和永”等几十家酿酒作坊。清朝末年,一位平遥人注资“天和永”,用和川优质泉水,引入晋中酿造工艺,生产白酒。后来“天和永”的名气越来越大,分号数处,资产逾万。新中国成立后,“天和永”演变为和川酒厂,计划经济时代一度辉煌,产品远销国外。
    如今,那眼古井仍在使用,被酒厂视为“镇厂之宝”。

    建筑坐标
    荀子文化园

    在安泽县城,远远便能看见位于东南角况山顶上的一座石像。记者凭直觉说:“那一定是荀子的塑像。”老梁点点头。这位备受后人敬仰,让安泽人引以自豪的儒学大师,手捧长卷,立在荀子文化园的最高处,看着故乡一步一步走向兴盛。从荀子文化园仿战国古建筑的山门进入,980级台阶拾级而上,才能抵达荀子像脚下。一路行来,让人不禁想起荀子的一句传世名言:“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这尊荀子像的高度大有讲究,像高19.67米,指县域面积1967平方公里,底座高8米,指全县8万人民之深情。荀子像西北方向半山腰为荀子文化广场,32根巨大的竹筒形花岗岩石柱拔地而起,代表荀子的32篇鸿文巨著。
    荀子一生背井离乡,命运多舛,15岁就远走齐鲁,在其故乡安泽,流传着许多关于荀子少年时的传说。
    据说,荀子小时候荀府家大业大,钱粮充裕。荀父宽厚仁慈,善待乡民。遇到饥荒年,荀府大院便支起大灶,为附近乡民施舍饭菜。有不少被饿得骨瘦如柴的妇女,拖带着她们幼小的儿女,大老远赶来讨一碗饭吃。她们把饭打来之后,很快就被她们的儿女一抢而光,谁也不肯留一点饭给他们的母亲吃。六岁的荀子在一旁看见了,他很气愤地从孩子们手中夺下碗筷,直接到大锅前盛一碗饭送给他们的母亲。不少饿妇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什么这些幼小的孩子不懂得礼让父母呢?爷爷告诉荀子:“人小的时候,和一般的动物没有两样。饿了,就张开嘴巴吃东西;困了,就闭上眼睛睡觉;让身体感到舒服的事就想去做,让身体感到不舒服的事就回避;总是先顾自己,不顾别人。人长大之后,学了一些道理,对待事物,总是拿道理来约束自己,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放纵自己。”许多学者认为荀子关于人性的主要观点:人之初,性本恶,与其少儿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受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在网上搜索“安泽”,相关信息可达数十万条,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荀子的信息。随着荀子思想的广泛传播,其故里安泽也跟着声名远扬。安泽近年来大打“荀子牌”,斥巨资修建荀子文化园,连续数年布坛阔论荀子文化,一时间荀学热蔚然成风,荀子文化园也成为安泽的标志性建筑。学者来了,专家来了,游客来了,一些商机也随之而来。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也深深印在大家的心里。

    生活坐标
    荀府遗风

    安泽人厚道淳朴,从他们的敬茶可以看出一二。
    离开唐城镇的时候,我们到一户农家讨水喝。主人倒掉茶壶里的旧茶,泡上新茶后拿来了干净的杯子。已经很干净的杯子,他又洗了一遍,倒上茶后,双手端在我们的面前。我和主人边聊边喝,我喝一点,主人便添一点,茶杯一直是满的。怕失了主人的面子,只好一会儿喝一口,可是肚子都撑了,主人还在不停地添,这茶硬是喝不完。老梁看出了我的“难处”,他悄悄在我耳边说,你把喝剩下的茶水倒掉。按照他说的,我将茶倒掉后,主人再不续茶,虽然解了难,但心里总觉得不安,当面倒掉茶水,会不会对主人不尊重。
   
    安泽人待人的热情远近闻名。不论是否相识,只要登门,安泽人首先会沏上一壶浓浓的好茶招待你。若到饭时,再贫困的农户也会把自己的家常饭给你端来满满一碗……
    据传,安泽人的待客之道与2300年前荀府家风的影响有关。荀氏家族定居安泽后,置田产,办商号,接济穷人,施舍茶饭,方圆百里的乡民常常蜂拥而来,享受荀府的恩泽。天长日久,耳濡目染,乡亲们回家之后,也学着荀府的样子待人接物,虽不敢像荀府那样慷慨大气,出手不凡,但最起码的热情周到,寒暄礼让还是能做到的。
    安泽人称“晋冀鲁豫小边区”,豫、鲁、冀三省在此定居者多,民风淳朴厚道,从不欺生,不管你原籍是山南海北,只要迁来安泽居住,大家都一视同仁,和睦相处。据安泽县志记载,早年民间有这样的乡俗:庄稼不能收得很干净,要给看秋拾麦的留些“余剩”;往田地里送饭要多拿一两个人的吃喝,以备有人“赶饭场”。借给别人粮食要把斗里堆得尖尖的,回收时要刮平。

    风俗坐标
    唐城镇的花灯秧歌

    今年64岁的张银莲是安泽唐城镇唐城村花灯秧歌队的老队员。“我们这里有句老话,不会扭秧歌就不是唐城人。”张银莲说,唐城镇的花灯秧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是举着花灯扭秧歌,而且晚上表演最为精彩。
    张银莲1979年在担任唐城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后,就与花灯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她的记忆中,最开始的花灯就是碗上糊一圈白纸,碗里放松油,后来大家用白纸和绿纸做出“白菜灯”,手巧的妇女还弄几个“蝴蝶”放到“白菜”上。再后来,花灯的样式就越来越多,“灯芯”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从松油到素油、蜡烛,如今用的是手电筒。花灯秧歌也由以前的说唱为主变成了以跳为主,以前扭动幅度不能过大,大了灯就容易灭,换上手电筒以后,难题就被破解了,想咋扭就咋扭。
    唐城镇书记李俊石以前在别的乡镇工作时,每年一到正月十五闹红火就发愁,得花钱雇人扭秧歌。到了唐城镇后,他也发愁,愁的是要求参加秧歌队的人太多,不让谁去谁就有意见。
    相传唐王李世民征战南下时在此屯兵,唐城因此得名。唐城镇的花灯秧歌民俗活动也从那时流传至今,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舞到正月结束,百姓们忙活一年,举着自制花灯扭着秧歌,把所有的喜庆都要在这些天舞出来。
    但李俊石认为,唐城的来历应该始于唐尧时期,史书有记载尧到过唐城,那时就有了唐城这个名字。而唐城秧歌应该发源于唐尧时期,那时人们为了缓解劳动压力,或庆祝丰收进行简单的表演,只是到了唐朝更加完善了或者是有了规模。
    无论历史真相如何,花灯秧歌千百年来一直是唐城镇百姓尽情表达欢乐和喜悦的艺术形式,并以其独特魅力跻身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物坐标
    十八任书记一条心

    如今的安泽名气越来越大,被称作华北的“小江南”,山西的“加拿大”,临汾的“东花园”。很多到过安泽的人都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安泽的村村拥翠、山山披绿是大自然造化。殊不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的很多山还是“秃子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安泽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开始,就咬定绿化不放松,全县森林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9.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2%。
   
   

2#
发表于 2010-5-24 09:57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5-31 15:33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6-1 21:36 | 只看该作者
经不住忽悠,又动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2 07:04 | 只看该作者
人杰地灵,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2 08:37 | 只看该作者
经不住忽悠,又动心了!
西门子 发表于 2010-6-1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6-2 18:29 | 只看该作者
安泽人的酒量大是出了名的,多者能喝70—80公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7 22:58 , Processed in 0.02974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