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虹桥镇三角洲水上志愿者救援队简介
2 A/ @& h9 g3 l! Z+ U5 v1 Z" ^0 [http://news.163.com/10/0127/08/5U17C95G0001124J.html
9 E" d; [9 B v$ B+ s & |9 e2 u: J4 A8 O
7 j( _+ }, ?$ K a
都市快报1月27日报道 当这些连正牌消防员看了都心痒的专业救援装备晒出来的时候,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归属于一支由公务员、老板、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组成的民间救援志愿队。
9 D h2 J! n) G1 r, T# |12年前,赖忠鎏22岁,是乐清消防大队值班室的通讯员。5 a+ ^7 i, U3 Y- Y7 d
在张文伟的印象中,这个小伙子体能一般,甚至没给他留下特别印象。张当时是赖所在队伍的副中队长。5 I$ v# T Z/ u W! [+ y* r
现在,张文伟已升任消防大队教导员,而赖也早已退伍。
( a1 `3 |% _: a2 {+ n5 J2 u6 k' N3 R2 u. n最近一次,两人再次碰面,“他让我刮目相看。”张文伟昨天说,“他成了乐清虹桥镇三角洲救援志愿队的创建者。”
8 X# [+ S3 g9 O4 i& j- e/ e这支队伍目前有87名成员,也是全国首支专业水下救援志愿者队伍。
3 l; y& V" }5 s# _ M- q: ]1.由来: d8 _* ~# V! j6 Y- ^/ ^
1月20日下午3点多,有个9岁男孩子在乐清靖江村出事了。
2 n2 F, w7 L, C; A" L' T他在村里头的蓄水池溺水。这个池子的上面,除有个不大不小的口子张在那里外,大部分都是有水泥板盖住的。
9 g( h- K P6 H水池的水很深,至少有10多米,“光用竹竿捞不现实,而且估计也不大有这么长的竹竿。”赖忠鎏说,接到派出所打来的协助电话,他的队伍16分钟后赶到了现场。. E( X1 h0 }$ n; t: o
在赖忠鎏印象中,也正是2004年他亲眼见证的一起溺水事件,最终促使他要组建这么一支队伍。5 J- X, c6 F: Q# Y' J3 X/ m
那一年,在当地的芙蓉镇一水潭里头,有个本地男人溺水沉到了潭底。潭水很清,站在岸上都能看到这个男子,当时水深有八九米——由于缺少专业潜水设备,现场的营救人员,救了两个多小时,但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让赖感触最深的还有,当时现场家属悲伤的气氛。. q p' s: a3 ~* j8 {- u
回到家里,赖忠鎏联系上了以前的几名战友,提出成立救援队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在他们看来,官方专业的救援力量多半集中在城市,像虹桥镇这样的地方其实还是有空白的,这是救援力量体制不完善造成的。
) a+ d6 R: i( s+ N; ~( ]& `( k3 Z昨天,浙江消防总队司令部的王副参谋长证实了这一说法。% ]* m5 J8 ?% @9 _ M' x3 G4 Z0 _
他说,作为官方力量,消防是目前区域布点最密的救援力量,但堪称装备最精良,技能最过硬的消防特勤,目前只主要集中在市一级的城市。 [) o% {, x6 H! D5 y' K0 W
为了能让自己更专业,当时赖和两名战友跑到了某海军部队培训,考取了相关的水下救援技能证书。3 Y2 T0 Y: O. `$ a S3 Q
像这一次,他们到达靖江村后,穿上潜水服下水,男孩很快被救了上来。遗憾的是,因溺水时间过长,男孩最终还是没有被救回来。9 Q% G4 z+ G+ |( M+ w: y9 X
说到这里,赖忠鎏一脸无奈。不过,顿了顿,他又说,如果他们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险情,至少能降低悲剧发生的概率。: Q& J. c% v9 s7 y" \& g' A6 W
2.本事" x: F& ?1 B+ e4 g: m
在三角洲救援队87名队员中,有公务员、老板、教师、导游、保安、网络工程师等。- M. b( X" o# n; u3 r
除水下救援外,他们还有项救援内容:山地救助。% B% g/ _* l8 c( T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不管是什么身份,每个人都至少有一门绝活。
- k; H$ `) U0 D' T& r30岁的郑伯洪,乐清一家拥有70多名员工的电器公司老总,入队3年。8 b3 g, t. x' x! Q4 |5 g3 T2 x3 l
上周六见面时,他是开着辆凯迪拉克轿车过来的。
* x5 o' R2 F" g: d! n6 M* l他说,当接到营救任务,很多时候他便会用车先将其他队伍接到一个集合点,然后再载着大家赶赴现场。$ i7 i+ L8 \0 z
而到了现场,他会的“几手”是,山地救援的速降操作,水下救援的现场勘察,以及操作冲锋舟等。
- i2 G0 s6 }4 G* L1 w“这些我都没什么问题。”郑说,以前自己曾是乐清市的运动员——早在读中学时,他就创下过百米12.7秒的纪录。
5 Q: ]4 h; U* u' @/ g" ]. l. c陈建东,网络工程师,入队两年多。一旦有山地救助任务,只要被困者能说出被困在多少经纬度,他就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个位置。
* `, N5 K9 [5 _5 g- X刘合新,以前当过兵,他在队伍中除参与实战救援外,还担当着新队员的潜水培训。
+ _& a( `/ R& Y( _, z( Q& C而作为队长,现在是城管队员的赖忠鎏,更像是个“全能专业户”。
, o+ R X- \0 Z7 ~这一点,看他手上的证书,以及其他的身份就能得到佐证:( M, Z, ~: m5 F, \, r. [" v2 l. g
中国定向协会教练员和裁判员证书、浙江省初级救生员证书、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三级会员……
4 S. H5 _) U6 Z9 i$ M3 u3.营救事件6 h$ ?8 i) y3 ?( X
因为平时大家都在各自的单位上班,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他们如何在第一时间集结?
* u5 X7 \- y5 _' I+ u" [# I赖忠鎏说,一接到险情求助,他会第一时间向所有队员群发短信,这个时候如果谁能参与救援,就会赶紧回复。同时,参与者会被告知在哪个路口等。; K0 v, ~+ v+ W7 B* u4 S
1.水下救援$ A1 l8 n- d* J S3 O
队员到场后便会立即下水展开救援。, t& R t9 v* H
但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潜水作业不超过半个小时,这是受体力和氧气供应量的限制(有说法是在水下搜索半小时,就相当于人在陆地上跑了5公里)——因此,几乎每起事件的救援,他们都会按队员所处位置的远近,组成梯队。
, X" t$ |! B1 d( A去年8月22日下午,乐清大荆石门潭,一个28岁的小伙子游泳时溺水。+ L' P4 ?/ h: C
这是一条宽30多米的小溪,水深大致有9米多,多暗流。他们赶到时,现场已围了不少群众,但对小伙子具体的溺水点却没人能说清楚。+ U: h/ D J! L( ^
怎样快速找到人?穿潜水服下去,没有针对性的排摸,那是盲目的。
% C' e# F' I \7 J3 Y" J0 k赖忠鎏说,他们便用上了水下监视仪——因为当时没有橡皮艇,所以只能把水下监视仪的探头,抛至各个水域上空,试图能发现溺水小伙。
& g# X4 |1 f) J7 W- p" v就这样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依然没有收获。正在他们犯难时,东海救助局的搜救人员也赶到了,遗憾的是,直到深夜还是搜索未果。
) n; ]1 f- i; R6 O) S% z因为此时已无生还可能,当晚官方力量就撤了。9 A0 t2 I! x' u7 z
但志愿者救援队没撤,按他们的话说,即便找的是尸体,也要把他捞上来,这也是对家属的交代。
; y, c& q5 j @. F7 [0 E9 p第二天天一亮,他们派潜水员下水,扩大水域搜索面积继续找人,辅助的装备还有水下推进器以及水下手电筒等——如果没有这些,现场派去的几名潜水员,都可能在还没找到人之前,就已全部耗尽体力——即便这样搜索,他们还是用了近3个小时,才在水下找到目标。
1 {. a5 I! p0 r/ A1 w& j2.山地救助
* a9 b0 `2 b0 ~, l; l0 p他们先会了解被困者大致的位置,然后用军用望远镜搜索具体的被困人。8 i4 _1 G, j! f7 M) ]2 f) i
一旦有人被困在悬崖的半山腰,他们会派人下去了解此人伤情。要是体力还好,他们就会用上升器把人救上来;要是体力已不支或受伤严重,则会把人下到谷地——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有两拨人上下配合,让被困者获救时不撞到山体,以免造成二次受伤。
* K* h- H7 I0 D/ h% r7 N4 ?" A4.他们曾被误解为捞尸队
\$ p: E; L4 k" J9 Z- \' z; O# x* F赖忠鎏说,从队伍组建到现在,包括台风期间参与疏散群众,以及运输物资等,他们共参与了百来次各类营救。这当中也有很多心酸。
6 M8 U F, f- F' S+ P# A0 h9 M" M1.水下救援还没有救到过活人
2 @7 R/ b! k% l h9 a3 L由于得知险情的时间比较晚,他们所参与的水下救援,至今还没有救到活人的成功个案。
3 ]% _9 X; L' z$ o) Q% d有个不争的事实是,溺水事件中由于没救到活口,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把他们称为“捞尸队”。
7 U! W! s0 }8 G) X5 y9 C! b这句话,对赖忠鎏以及他们这支队伍来说,是最大的伤害。
$ h- Q# P# @$ N+ U1 Q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你在现场或者你的亲属溺水了,相信你一定会希望他们尽早把他捞上来,肯定不会说死了就算了,别捞了,“如果你真的会这么说,那么我们一定会解散队伍……”" ]: U" O! F3 ^6 w: ~2 d
此外,他们也很想做得更好——事实上,赖忠鎏之前特地去找消防大队的王教导员,就是希望对方在接到溺水事件这样的险情时,能第一时间告诉他们,“作为补充力量,我们愿意协助参与营救。”
6 f# e: H# h4 ^, s& R; t/ o0 u! s从目前的情况看,志愿者救援队的“胃口”,或许已正在逐渐被改变。; j1 K% I) H7 A
根据险情信息,除当地消防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外,赖忠鎏目前已是东海救助局乐清志愿者服务站的成员之一,有需要时也会让他们先期赶赴现场处置。. w" Z8 R6 a1 ~* ^0 D, i
2.最难的是经费
, L/ f1 D, H! S' }$ X& S0 `* b3 W: t经费上的捉襟见肘,已不折不扣地成为他们目前最大的困惑。( Z4 c! F' g* `3 D3 J/ a3 i- |
不光是装备的购置,就连每次营救所产生的汽油费、过路费啥的,都得他们自掏腰包。而具体救援时,一旦有人受伤,就得自我负责——同样因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他们目前还买不了保险。/ u3 ]4 s P- c# r7 ]5 y
赖忠鎏说,他们队伍成员人数高峰时达到过100多人,他们加入进来,都只有一个理由,想为别人做点事情。) z& ^& ]' o8 b+ P( R
他们被分成5个小组,分布在乐清各个乡镇。但2008年以后,退出队伍的人数一下子增多了,新加入的少了——按他的理解,就是跟费用有关,没有经济来源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队伍可要解散了。”. i: g: i" d2 @' D% g
事实上,这也是他们最担心也最不想看到的事。2 t* h. n8 _- u1 _; [- U) m
4 G1 \' F% |' v8 A& N: S
6 j z* r- S' H% E; ~赖忠鎏说,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每当需要下水救人时,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自己第一个下水——这么做,之后被轮换下水的人至少能提前知道水下大致有哪些隐患,“我站在岸上心里多少有点底了。”
2 S8 s6 ?$ f0 l+ l5 K# ?4 L为什么我们越发展越艰难?这个问题,志愿者队伍现在也在反思。
, \5 I1 g. ~6 k/ o$ ^0 O8 Y' J" G“以后做事不能太低调了。”他们说,低调干活,太多的人不了解他们,像企业赞助什么的就更无从谈起。
+ u; a- g9 z! a: J2 I! k现在,他们除了把24小时值班的联络电话向外界公布外,前不久还在当地一个广场上展示了自己的队伍和装备。
* a# Y6 f; {7 @! |赖忠鎏说,这么做不知道能收到多少效果,但至少已有企业向他们赠送了统一的服装,当地应急办也无偿提供了一批急救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