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服务是有限的服务; j6 L [6 O$ }/ R+ ~$ C
1 _ [9 Q8 U! [& X* Z
该文章转自[牡丹江网络志愿者协会] www.mdjzyz.cn$ |) L4 S8 H8 |# a
原文地址:http://www.mdjzyz.cn/dispbbs.asp?boardid=38&Id=24434# K3 V4 [. N3 Z% g: C
有一个我所尊敬、熟识的志愿者服务队,几乎每个休息日都安排志愿者到社区居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小区居民排忧解难。他们有一句格言:“无论有多难,只要你肯说”。' f& m1 `. S0 ^% e
对于他们的坚持,我很佩服,但是对于他们的格言,我却非常担心。我建议服务队队长,把这个格言换掉。7 H0 V4 G1 [, y" K2 Y4 \1 X9 h; s( v
主要是这里面存在着志愿服务的一个理念问题:志愿服务是有限的服务,还是无限的服务?! n1 ?6 a( @8 \+ P8 ^: Y# w9 K
仅从这个问题本身来看,很容易回答,当然是有限的服务,而不是无限的服务。然而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在具体的志愿服务过程中,这个问题经常会以比较复杂的方式出现,让人难以适从,难以选择。3 o+ l0 ~6 l$ c8 k
有一次,一位保健品销售企业的经理和我联系,说他们有一部分保健品想免费送给老人,但是他们人手不够,希望我们安排志愿者帮他们送。他说的好象很有道理,从表现上来看:他们想帮老人,送老人东西,人手不够,需要服务;我们志愿者就是提供服务的,别人又是帮助老人的,那么我们当然应该答应。3 U4 ?/ P! [( p$ z8 x
我们当然不能答应。我当时就回绝了。+ o L2 R$ x- Z* `2 Z+ O
因为:第一、他们保健品的功效如何,我不知道,也无法检验,如果保健品本身对老人的健康有损害,我们怎么交待?. P! o) _4 v7 Y
第二、即使他们的保健品确实有保健作用,但是他们送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让老人吃了以后,在身体上或心理上对这种保健品产生了依赖性,必须要再花钱买这种保健品,我们怎么交待?* P+ o8 Z9 S' U
第三、即使他们的保健品确实有保健作用,也不会让人产生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依赖,但是他们这是广告行为,是商业行为的一种,应该通过商业的方式进行,人手不够,可以自己招聘人员送,志愿服务是无偿的,然而志愿者却不能为这样的企业充当无偿的劳动力。如果说,我们志愿者介入的话,那就不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去,不能不要报酬。志愿者介入,是以雇工的身份,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和不违背社会公德的情况下,根据雇主的安排,进行派送活动,并索要劳动报酬。
* y( g5 ^8 w/ c+ {# c" \/ k 因为志愿服务不是无限的,不是什么事都做、什么人都帮的。志愿服务是有限的服务,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多方面的限制。- d5 a1 f; {9 Q( I' G1 H2 ^: V
有限服务的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诠释。5 L5 n: {8 x( H6 r2 x$ B5 J
一、志愿服务的领域是有限的。志愿服务的领域仅限于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明确、明显的公益性。这要重点区别三种情况。0 h5 G T8 x& ], p8 {# E5 b: L
第一种情况,市场经济可以解决的,不提供志愿服务。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服务,一般不提供志愿服务。如果要提供,也只限于提供给那些买不起服务的人。比如家电维修,市场上有专门从事家电维修的人,志愿者一般就不能提供家电维修,否则就会影响那些专门从事家电维修的人的收入。, z5 D; U% L: i7 l4 E* y5 G
第二种情况,具体的商业行为,不提供志愿服务。原因有三,一是商业活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志愿者参与进去不合适;二是商业活动有道义上的风险,志愿者参与进去,有可能损害志愿者的形象;三是即使是正当经营,志愿者参与进去,也干涉了市场行为,有违市场公正。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志愿者不能以志愿者的身份介入。如果参与,我们是学生的,可以以勤工俭学的名义的参加;是一般社会成员的,可以以打工者的身份参加。而且别忘了,要索取报酬,这是我们应得的劳动报酬。我们与经营者之间,只是用工者与工人的关系。
! O2 F, r# b; o8 O 第三种情况,属于别人该做的本职工作,一般不提供志愿服务。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人都有义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别人忙不过来的,又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志愿者可以帮忙,但是对于属于别人份内的工作,而且也能自己正常完成的,志愿者就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是对志愿者价值的不尊重。如果别人懒惰,做不好工作,志愿者介入,在客观上就有奖励懒惰的意味了。只有那些工作辛苦、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人,志愿者才可以有限度地介入,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辛苦,表达爱心、关心。比如,帮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等。
/ D$ ?: ]* h) v# p 二、志愿服务的对象是有限的。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但是志愿者的力量是有限的,志愿者组织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免费的午餐谁都想吃,许多买得起服务的人也不想花钱买服务,也有想接受无偿服务的需求,甚至有些人比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要富足得多。所以,志愿只能针对那些买不起服务的人,只能针对那些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只能针对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困难的人,如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家庭;包括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包括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和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也包括处于特定情形下的正常人,如公交车上抱婴儿的乘客等。$ a2 B8 U0 e5 J
三、志愿服务的内容是有限的。即使是对社会公益事业,即使是对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也不能超出志愿者的能力范围,不能超出志愿者可以承受的程度,一定要是志愿者力所能及的,一定不能让志愿者负担太多。目前中国,弱势群体太多,需要高度关注、投入的公益事业太多,经常,我们因为自己的力量太小,解不了别人的难而痛苦。我们只有量力而行,做我们能做的。虽然,这里面存在一个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的问题。
, J" t+ Y$ i5 s6 e 在服务的种类上,不能求多求大,只能做自己能做的,如果只能提供修理水电的服务,就提供修理水电的服务;只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就只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只能参与公益宣传的,就只参与公益宣传。在服务的程度上,在总体上要追求深入持久,但是要考虑具体的志愿者的可承受能力。如果无法深入、只能浅层次参加的,那就只点到为止;如果参加不了长期服务项目、只能参加集中性的服务活动,就只参加集中性的服务活动。在服务的方式上,不能要求志愿者面面俱到,主要是提供帮助和服务,提供体力上、智力上的支持,也提供一些过剩的或用不上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一般不要让志愿者捐钱,有些服务项目目前还需要志愿者捐钱,比如助学活动,这也要在志愿者的可承受程度内,不能提倡越多越好。
+ }& c+ H0 s& `5 ~ 四、志愿服务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除了一些专职的志愿者组织者和一些大城市有生活补贴的社工之外,志愿者一般都有自己的学习或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志愿服务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生命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绝不能当作我们生活、生命的全部,不能当作生活、生命的主要内容,不能占用我们的主要精力和主要时间。否则,就是对志愿精神的误读,对志愿服务的误解。志愿服务是要牺牲,但是这种牺牲是有限度的,是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承受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足以严重影响志愿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果严重影响了,不是组织者出问题了,没有把活动组织好;就是志愿者自己出问题了,没想明白,偏执了。
% n0 |' N7 x( ~2 T6 C [0 N+ t 志愿者主要是利用业余的时间、业余的精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般不占用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时间、精力。有一些志愿服务项目是要占用正常的学习和上班时间的,如大型赛会服务,一般需要连续几天提供服务;如合肥市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有些被调查的单位只在工作日上班,只有占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但是这种参与,首先就要求参与者可以腾出这个时间,腾不出时间的不能参与;其次即使能腾出时间,也不宜参与过多,毕竟这不是生活、生命的全部。9 E! b+ b' a; w2 [5 Y
有限服务、量力而行应该是志愿服务的一条原则,从表面上看,这好象是我们不愿做一些事情的借口,然而实际上,我们不管什么情况,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什么事都做,不但做不了,也会损害志愿者的信誉。有限服务、量力而行符合志愿服务的特点和规律。
! z& \$ B& A L# c- j Z$ w
, |2 j5 B3 ` D( _- B" H# h该文章转自[牡丹江网络志愿者协会] www.mdjzyz.cn+ j( d, D7 \1 S0 r" }" }
原文地址:http://www.mdjzyz.cn/dispbbs.asp?boardid=38&Id=24434
/ {, l* B/ O5 g#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