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藏行三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6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    山" t) ?- {" }) X: X# S0 k2 N
      由晋经川赴藏,一路非山即岭。" K8 g$ A9 |. m9 r% @$ a
        首先遇到的是秦岭。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中原天气炎热,到了秦岭脚下,却下起了霏霏细雨。沿途,一个隧洞接一个隧洞。其中最长的秦岭隧洞长达6000余米,车通行需5分钟左右。到绵阳约穿越了40余座隧洞。到洋县,雨止。
" k4 }4 K0 C- l2 _1 r5 ~        出成都西行,遇到的第一座高山是二郎山,海拔2170米。二郎山旧隧道长2000米,新隧道却有4176米。两座隧道,既体现筑路之艰辛,又彰显科技之进步。从二郎山到四川甘孜州州府康定,约3个小时的车程。途中广告语极为诱人:
7 i# |: T6 d. R6 Q! R        古碉、藏寨、情歌故里……) }; p, i9 y& |! L7 K
        雅鱼、江团、土鸡、岩鲤……
, p+ f. \$ s6 M, F; R' O        康巴文化发祥地、格萨尔王故乡……
" o+ K# f, q4 ]! F0 v        夜过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山腰处气温尚暖,山口处却陡降至零度以下。' P' S0 a$ Q( u2 Y* d8 b5 q
        第二天,车有故障,住在新都桥卓玛旅店。, V1 `+ C4 K  K) p% I, g8 D- X3 B2 Z: g9 D
        上午,约二车友攀登新都桥北侧的“观景台”。从旅店绕到村北山下,沿绝壁小道至一牧场。上有牦牛、骏马、古堡,还有一座正在修复的寺庙。站在山顶向东望去,四川境内第一高峰、海拔7556米的贡嘎雪山赫然在目。
$ [' n1 K% A; P; v1 l        下午,约众车友,接着爬南面比“观景台”更险峻的一座山。山巅有茂密的森林,山腰有经幡,山顶还有天葬台。16时许开始上山,攀到山顶,约傍晚7时左右,太阳还没落山。进入林间,见到许多被齐腰砍伐,树茬发白的参天大树,以及当地居民采挖虫草后,伤痕累累的山坡植被,甚为可惜。在山的最高处,查看腕表,此山海拔4200余米。往北可以看到亚拉雪山。1 H6 U9 H- I7 G$ S$ V& i
        下山时,踩着松软的草甸,在林木和灌木间行走,别有一番滋味。
# H, E; b. m4 \6 r        在新都桥观藏居,可谓石材与木材的艺廊。房屋用片石、块石垒就,顶为平台,一般两层。底层为牲畜棚,上为客厅、居室。屋内皆全木装饰,木梯、木门、木墙、木柜、木龛……藏民对木材的需求量相当大。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山上大树屡屡被砍伐。
+ A1 x: g8 v9 E        当晚,下了一场雨。昨天攀爬的山峰早已落满了厚厚的雪,河水暴涨,新都桥湿漉漉的……/ O. R; O8 g- g
         数日后,到达珠峰大本营。海拔5000多米,竟然没有高原反映。窃以为,在新都桥登山,活动了筋骨,积蓄了能量,功不可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翻江鼠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0:31 | 只看该作者
那   水
) L4 Y: z! ^! b# x) e
        在藏区,雪山被称为圣山;雪湖,被称为圣湖。
* L! ~# ^8 h+ ]+ ]4 A* \        新都桥有一座塔公草原,在当地小有名气。1 s) g: i5 Z1 d2 h" X) x
        新都桥号称“摄影家的天堂”,塔公草原就是摄影家必到之处。两地相距约40公里。. Y8 F  G- J) L* o) s
        沿途藏寨、玛尼堆、经幡,以及在大山上用五颜六色绘饰和石头堆砌的巨型“唐卡”,显得是那样神秘。
9 b9 s) O2 U: R) O        塔公村有座较大的寺庙,红墙阔院,金碧辉煌。一望无际的草地,湍流不息的河流,牦牛无数,马羊成群,在阳光蓝天白云映衬下,一切都显得是那样安祥、静逸、自然、和谐、壮观。
& y( g5 B* l: \& x7 x2 k3 J/ z        塔公村往北,公路通往八美、丹巴方向,也就是著名的康巴美人谷。一条河流蜿蜒其中。从岸边巨石被冲刷成漩涡状的痕迹,就可看出山洪暴发时的威力。
  M2 X1 }2 P2 i       道路正在维修。路边遇一河流阻截而成的蓄水池,比游泳池略大。喜极。乃与泳友入内嬉水。岸边水浅,清洌,不觉冷;渐往内,水深,水温约三四度,水寒刺骨。俩穿藏袍壮实汉子从工地赶来。疑是阻止践踏圣水者,急上岸。俩人立视良久,举起拇指,说当地从无人敢下冰冷河水中游泳。被视为好汉,合影。
7 n0 }/ v8 Q- c6 C* g        次日下午,到海拔4690米的海子山口,路边又遇两湖,一大一小,一深一浅,一碧一蓝。入浅湖游。雪山巍峨,湖水清沏,仰视苍穹,一大享受。上岸,又遇入藏者无数,其中有女士。又被视为壮士,复合影。
( S( W: g0 W3 e# Q6 a) N$ \# q        两日后入藏。近午,在拉古千年冰川下,遇面积更大一湖。心痒痒,又入水。2 G2 R% Z! f, r' J3 N
        当日下午到然乌。往左去察隅。路边一牌:外国人禁止入内。往右去“蓝湖”。蓝湖又称然乌湖,风景秀丽,美不胜收。雪山、冰川、河谷、森林、碧空、蓝天,如临海滨,俨然人间乐园。这次下水者更多。同行者,除仨俩不习水者,皆下蓝湖一游。
% B+ e5 B& A$ P$ T1 W        此后,近距离接触了羊八井温泉、那木措湖、青海湖……,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的审视。
: m+ U/ m1 T: X( T3 z- _& [. _) P        美哉,高原圣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0:32 | 只看该作者
那   人
$ l$ {, D% u7 y* d! s* p! r' K
        冬泳多年,浪得“赤条条”名。并结识了不少泳友。此次入藏同行者,就有一品游客、鲨鱼。) ]- ]: m" Z- h: F0 P7 _
        前年赴京,入川,后又到内蒙,结识了北京、嘉州、呼和浩特诸泳友。去年汶川大地震后,曾到绵阳。与一“少年入藏、现居绵阳”的河南老乡“翻江鼠”网上相约。不巧,“翻江鼠”携妻回郑州探母省亲。他委托“三打两晒”等泳友接待。与“翻江鼠”神交已久,居然从没见过面。此次路过绵阳,又约他。清晨,鼠兄正在涪江游泳。接到电话,急忙赶到城内相见。详告他当年在西藏时的同学、好友电话,让有事寻访。其中就有离休藏族干部次丹平措。
( P6 F$ x% [  [! B+ I$ P        途中,陆续收到北京、嘉州、呼和浩特众泳友的问候。正纳闷:如何得知“赤条条”进藏?* R/ N( i, i0 I
        其中乐山的“水之韵”大姐,邀重去嘉州,游三江,拜大佛;呼和浩特的“北极星”老兄,也频频问讯入藏情况……。事后得知,是“翻江鼠”在中国冬泳网论坛发帖《我见到了“赤条条” 》,引来各地泳友关注。心有感慨,发帖相赠:3 W  P0 c% X% A5 H* o
        往年去嘉州,结识众泳友;
4 p" W/ [4 Y* n' ?! N8 G        羡君水疯子,常年浪里行。
% T9 a7 I' K8 l        此次赴藏游,亲近康巴人;
( D6 p% ~, z# Y  k0 ^( z: Y# c$ {        头顶雪山林,脚踩水似冰。
: e( n: x8 ^% h8 i
# ^7 Q; N2 Q- q% {( t: A+ L
        鼠哥当向导,进藏有友朋;% o# J$ `0 S; Y- x
        感君情谊深,有缘再相会。
" O% O) m- [. B1 O; H        君是北极星,我是赤条条;
( }7 `# b% i* v2 T" k        同是炎黄子,冬泳到百岁。) P) i9 K: K. B) g4 T1 V- @
        去珠峰之前,电话联系次丹平措先生,并登门拜访。委托他代为寻访在藏工作的长治老乡,大概告之各县区名称。回到拉萨,次丹先生直言相告,他已离休多年,让在国安局、部队工作的子女多方寻找,只在藏南打听到一位曾担任过专员的山西老乡,但不知是不是长治人。至于入伍进藏者,正在了解中……' q; m; ]6 u  v, f
        离开拉萨的头一晚,次丹先生一再相邀,请山西老乡吃藏餐,饭店已定好。藏民好客,有送必有还,还礼多于送礼。请吃藏餐,也是他们对访客的一种礼节。
: D) p7 L' u2 \3 Q        时间紧促,不能赴约。
" p- Q5 q) \- A        次丹大哥,再见了。
% n2 T/ T. n4 Z0 r        拉萨我还会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7-6 11:06 | 只看该作者
选一段我进藏的文字:5 q8 ~& X4 q& M* p4 }) o9 B
...新都桥镇简直就是高原上的世外桃源,这里的风景美丽如画。小镇的公路两旁自然整齐地排着两行参天古树,小溪潺潺流过村庄,绕过院旁。藏民们在金色的地里收割,高高低低的藏房错落有致的点缀在田野上,好一派高原田野风光。越野车向北大约又跑了30公里,下了公路顺着一山坡上到山顶,一下车,哇!满山遍野的花儿!红黄蓝白紫,如地毯一般铺满了整座山哦!原来我们是一路辇着山花上的山啊,好奢侈啊!
* n; Y: R+ {+ ^* u; _
2 n. c- F, p9 _6 `2 M+ t/ [& }# ]放眼望去,山坡上一片一片的经幡分色插成三角形状在绿色的原野上迎风摇曳,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淡淡的云彩。白色的帐篷,金色的寺庙,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原和远处黛黑的山峦,银白的雪峰···此情此境,谁都会忘情地歌唱它赞美它,忍不住想要留住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7-6 11: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贴,这是今年五一的折多山景。盼望你的好pp,一同分享哈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7-6 12:29 | 只看该作者
那山那水那人,人情美景娓娓道来,平添了许多想要亲身体验的念头。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7-6 13:41 | 只看该作者
我本来向赤条条介绍了2位拉萨的朋友,他们听说要采访“山西”人,吓得不敢接见,因为西藏是个政治非常敏感的地区,听到记者采访就怕,很遗憾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0 10:09 , Processed in 0.06483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