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了!青川震后大山上竟惊现“青川”两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名,自西汉置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个大地震极重灾区近日却传出了地震后滑坡形成“青川”两个巨型汉字的消息。真有这般神奇?昨(7)日,记者前往实地采访。
8 V  U6 I4 T) S7 x3 K3 p; J4 U' P1 [! Q, H8 v+ S) ?3 g
  U/ J% }) ?/ Z  o0 _

: ^5 g1 p" j7 b! P! R3 J% O
' z* s% O2 ?4 t; ^) L真像!这“汉字”不是PS产物" Y2 L: R" u# F
0 R( ~+ |7 c- t" e! N! N
青川关庄镇东河口是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集中、村庄整体掩埋人员伤亡最惨重的地方。山体运动造成上亿立方米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36个堰塞湖。网上所称的巨型汉字“青川”就位于这里。 / M0 H! ?8 M7 c9 [/ e

' `- }) t- g% v& Z  J  O- z0 T7 g- v昨日下午,记者在进入东河口还有约2公里的山顶处,果然看到了大山撕裂的地方有两个形似毛笔加水墨写成的汉字,一个“青”,一个“川”。“青”字不大,“川”字不小,形象粗犷。而来到东河口,隔青衣江相对的“青”字变大,笔划看上去还更潇洒。对于此前发布的“青川”巨字照片,网上有怀疑是PS的声音,看来这不是对图片PS造假的结果。 5 I8 L; B1 q7 n: h4 D

7 m& I) v; H- S+ a5 I' F1 Q  形成:大自然鬼斧神工
/ e& d- f0 s( V8 M5 h& M
: v* m7 M& D2 ~7 g两个巨字是谁发现的?青川县旅游局职工王金泉说,上月的一天,他正在附近的地震遗址公园值班,到青川来审计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两位外省审计人员找到他,让他出办公室看看。他纳闷地走出来,两人指着对面山顶告诉他,上面有“青川”两个字,并拿出自己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给他看,“还真像”。
( Q' S2 L, J+ U9 Z" T. C' ]) I* e
( a5 i6 u, t4 u5 E4 t青川县教育局局长沈兴娜昨日称,该酷似汉字的遗址属于自然形成,不过非常巧合而已,是地震破坏力的活教材,当地将将其开辟为一个景点,向游人介绍。此外,他们不会采取人工手段,干预其自然发展。
, b* Z  x: R  \! o9 q1 z2 Z1 c! p$ i! C
对于两个巨字的形成原因,成都理工大学环工院刘惠军博士称,地震时多处山体整体崩塌或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陷,整个区域山河改观,巨型汉字“青川”是地震的产物,它也充分说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U' w) T) \. M- p  ?9 S6 B* j6 k* L
8 r7 h/ [- p, o; K* K& ^0 {! p% z
据了解,古时青川是秦陇入蜀之咽喉,青川县设置于元代,距成都349公里。
$ t6 j$ h: m$ S% M0 ]% e! y) y9 v1 ]& J
[ 本帖最后由 泳祁 于 2009-1-13 10:31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13 17:43 | 只看该作者
真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大自然鬼斧神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4 20:5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啊!可惜在绵阳工作的日子里没有来得及去看看这独特的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太神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28 16:35 , Processed in 0.0389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