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系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山旧城区中心的老霄顶下。据介绍,文庙最初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当时的地点是在乐山城南与大佛相对的育贤坝上。
乐山文庙,古称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原址在大渡河育贤坝上,明代大渡河改道冲毁育贤坝,文庙也因之毁损。由于水患和其他原因,经宋、元、明三次搬迁,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才定址于天的老霄顶下。现存文庙为康熙时张能麟重建,尚存泮池、棂星门、圣域、更衣房、执事房、名宦祠、乡贤祠等15座建筑,形成了宏大巍峨的古建筑群。文庙背后的老霄顶,曾是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众多文人登临远眺、吟诗赋词的佳地。文庙对面的叮咚井,至今还留存着黄庭坚题写的诗句:"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到今。我为更名方响洞,信知山水有清音。"在抗战时期,曾为武汉大学内迁旧址,为第一校舍、总办公处、图书馆、印刷所所在地。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511206715/1000
育贤入泮注水仪式
武大西迁文庙办学斗转星移,沧桑变幻。乐山文庙留下的如翚斯飞的绚丽印记,不仅育学子褪蒙昧,传大道以济世,谱写了嘉州人民守护文脉、崇文重教的壮歌,而且铭刻着嘉州儒家传播、人文蔚起的城市记忆,烙印下乐山儿女从未间断的文化守护与精神追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大学于1938年至1946年西迁乐山办学,以文庙为校本部,文学院、法学院设在尊经阁、崇文阁,图书馆设在大成殿,教室设在两庑殿,校长办公室设在崇圣祠。因教学之需,对文庙各建筑进行了一定的培修、改建,但整体格局与布局依然保存完好。八年间,武大师生秉承“明诚弘毅”的校训,名师云集,弦歌不辍,教育报国,培养人才,支持抗战,参与清点故宫文物,开办武大附中,举办科技展览会,支援抗战生命保障线乐(山)西(昌)公路建设等,积极支持地方教育、文化、工商经济发展,为新中国培养了包括12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作为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西迁校址,乐山文庙承载着万千学子的情感记忆,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全国其它文庙所不具备的独特文化价值。
“不只如此,乐山文庙还成为全国著名文化精英的汇聚之地。”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讲解员何燚告诉记者,许多著名学者,如叶圣陶、朱光潜、苏雪林、吴其昌、王星拱等,都在乐山文庙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文庙以它历久弥新的坚毅沉稳,庇护了流浪于战火之中的著名学府武汉大学。而武汉大学则赋予了乐山文庙新的文化生命和价值内涵。令人欣慰的是,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乐山,城区的房屋大半已成火海废墟,而文庙依然屹立,安然无恙。
1946年,武汉大学撤离乐山后,当时的乐山县男子中学(后更名为乐山县第三中学)迁入文庙办学,书声朗朗,薪火传承。1952年,文庙大成门被拆,改建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1957年,乐山县第二中学迁入文庙办学,同年泮池被填平,1963年恢复。1994年,因办学之需,大成门处原三层砖木结构建筑改建为三层仿古建筑,同年在泮池上修建水泥石拱桥。2008年,乐山二中撤出乐山文庙。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511206717/1000
志愿者诵读“乐山文庙四美”
待续 :handshake :victory: :hug: ······秀丽的乐山古城 人杰地灵 令人向往 ······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album/201208/20/2154486ggy72k22gt250tk.jpg
图文并茂!嘉州古城.人杰地灵!好地方!
乐山文庙古建筑成为文物保护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分享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