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能承担的责任,你的善举,应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别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可以扛起全世界的苦难;第二,用自己最擅长的技能行善,会更有效;第三,多从受助者、服务机构的角度考虑问题;第四,处理好公益慈善与家庭、工作的关系;第五、保持好奇心与想像力,通过学习提升智慧;第六,从信仰中获取帮助,它是你人生的方向和动力之源。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方式1、捐赠可以是金钱或实物,可以直接捐给受助人或慈善机构,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腾讯公益等网络平台捐赠,捐赠时可以实名或匿名;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关注方向,制定年度捐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捐赠;在选择公益慈善组织时,可以向身边有捐赠经验的亲友征求意见,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机构的项目及进度反馈、年度报告等信息,确定其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甚至可以通过民政部门的网站(如中国社会组织网)查询其合法性。另外,个人捐赠有权要求受捐机构开具捐赠收据,也可以依法抵扣个人所得税。
[*]公益捐赠如何抵扣个人所得税?新政策刚出台!
[*]慈善机构可以拒收和退还捐赠吗?
[*]不作为的捐款人,给了公益组织变坏的机会
[*]承诺的捐赠要不回来?不能就这么算了!
2、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个人自愿无偿地捐献自己的创意、知识、技术与时间服务社会;志愿者或称义工,可注册也可不注册,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到志愿服务组织或其它公益组织参与服务活动,也可以自行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可参考《志愿服务条例》等。一些有条件的机构还会为志愿者发放一定额度的餐费、交通费等补贴(不属于劳动报酬)。
[*]如何做好一名志愿者?
[*]年轻人为什么要当志愿者?
[*]做义工,你真的会来?
[*]公益慈善组织从业者和志愿者(义工)有什么不一样?
[*]什么样的人才是志愿者?
[*]志愿服务只是为了摆个姿势拍个照吗?
[*]志愿者=免费劳动力?别误解了志愿服务精神!
[*]为什么有些人更愿意当义工?
3、支持义卖;4、参与慈善赛;5、参与慈善晚宴;6、参加慈善拍卖;7、支持慈善消费(购物时商家捐款、买一捐一,如淘宝的公益宝贝);
[*]做慈善的钱是哪儿来的?捐款不是唯一
[*]注意了!这样公开募捐,可能会违法!
8、参加公益旅游(在旅游中参与助学济困、环保护生);9、出资设立基金会或专项基金、个人冠名基金;10、通过跑步、步行或骑行为慈善组织筹款(也可以捐步数,由企业配捐);11、劝阻不文明行为;12、随手拍(善恶皆可拍,但要注意尊重隐私,保护自己);13、以物换钱物,实现梦想(如铅笔换校舍、钉子换大楼之类的公益活动);14、购买贫困、受灾地区农产品、困境群体的产品或服务,支持公平贸易;15、参与“待用咖啡”、“墙上便饭”之类爱心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体提前购买爱心餐或其它商品和服务;16、通过手机上的公益APP行善。如下载安装“行善”、“米公益”、“宝贝回家”等手机APP;17、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少用一次性塑料产品,节水节电,同样也是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18、传播和分享公益慈善资讯,倡导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唤醒人们的公益慈善意识。比如,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公益慈善论坛”将其中的好文章分享给好友,一起了解中国公益慈善现状,了解公益慈善知识。.....
你看,参与公益慈善方式实在是多不胜举,有些需要花钱,有些不需要花钱,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钱,而在于自愿、量力而行、可持续!有利他之心,则无处不公益;有慈善之念,时时处处都可慈善!总之,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空间和潜力亟待拓展和激发,参与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未来也可能出现更多极具创新创意和有趣好玩的参与方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公益慈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将更加完善和开放,公益慈善组织也会更加专业高效,更具公信力,个人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所以全民公益、人人慈善的愿景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张以勋,在广州的青海人,中级社工,资深素食者,为自媒体平台“公益慈善论坛”(公众号ID:loongzone2006)联合创始人、主编,致力于公益慈善资讯传播与常识普及。申请转载或有意加入“公益慈善论坛读者群”交流的朋友请加个人微信 zhang_yixun。(转载时请保留以上文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