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鱼象鱼说【今日佛教】
日本鬼才村上隆的佛国世界 卡哇伊背后的传统与深沉2019-01-10 | 文/李芳 | 来自:梵华网分享:
鬼才村上隆
鬼才村上隆
2018年11月10日到2019年1月5日,上海贝登浩画廊举办“村上隆在奇幻仙境”个展,主要展出村上隆最为经典的太阳花和DOB先生艺术作品。
村上隆,当代艺术界顶级文化名人之一,周杰伦、权志龙等都是他的粉丝。人们脑海中,村上隆的代表作是甜美缤纷的太阳花、卡哇伊的DOB先生,还有欢乐与欲望并存的爆乳少女等。但梵华君私认为,其创作的罗汉、圆相系列作品,才是这位现代艺术家最心底的传统与深沉。
村上隆最经典的太阳花系列
村上隆最经典的太阳花系列
深化
村上隆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班出身。但真正让他蜚声国际的,是其创立的“超扁平”风格。“超扁平”,是一种受日本动漫以及御宅族文化影响、结合了日本浮世绘以及消费艺术的后现代艺术风格。村上隆认为,日本的当代文化超平面、缺乏深度,正如御宅、追星和消费文化所示。他将“超扁平”概念展览在凡尔赛宫、洛克菲勒广场都秀了一把,甚至与LV、植村秀等品牌跨界合作,让死气呆板的老名牌们也“幼稚”了一把。
近几年,村上隆的作品主题开始不断深化,从宅文化到宗教题材。有人曾评论,这种变化,源自艺术家本人内心的波动;也有人分析,这与日本当代艺术现状也有关。梵华君认为,二者原因应是都有的。
日本2011年的311海啸
日本2011年的311海啸
从个人来讲,村上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2011年的311海啸,改变了他的价值观,日本社会需要一些深沉的图像和故事。海啸过后至今,他创作了系列佛教题材作品。他坦言:“因为日本天灾太多了,所以这方面题材会多一些。”
从客观来讲,在历史长河中纵观日本文化艺术发展,会发现它时常处于冲突、变化的状态,或与外来文化相互协调,或产生矛盾抵抗。日本艺术家在充分模仿和挪用西方现代艺术元素后,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在西方语境中寻找认同感,已成为日本当代艺术的主流。村上隆正是如此,罗汉系列作品正是其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最初回望。
罗汉
罗汉系列中,村上隆将日本传统浮世绘、御宅亚文化、西方艺术理论、好莱坞电影以至嘻哈文化融合于佛教的宏大世界中,去叙述生命无常。该系列巅峰之作当属百米《五百罗汉图》。
村上隆作品《五百罗汉图》
村上隆作品《五百罗汉图》
《五百罗汉图》全长100米、高3米,共分4面,以中国古代东西南北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几乎是世界绘画史上最大规模的超级巨作。村上隆从日本史上多位罗汉图画家获取灵感,于2012年开始创作,完成后在多哈卡塔尔博物馆首展,此举意在以感谢卡塔尔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提供援助。2015年,完整版《五百罗汉图》在日本森美术馆震撼亮相。
《五百罗汉图》在森美术馆展出
《五百罗汉图》在森美术馆展出
《五百罗汉图》十分震撼
《五百罗汉图》十分震撼
梵华君虽未能现场观摩,但光看图片已相当震惊。罗汉那布满皱纹的脸,荡漾的长袍,脱俗的颜色、光彩,高僧与神兽间“最大”或“最小”的交错并排,以“超现实主义”精神诠释传统文化、宗教题材,《五百罗汉》不愧为一幅惊世之作,是村上隆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村上隆后来又创作了系列罗汉题材作品,基本以《五百罗汉图》为蓝本,如《十二罗汉》和《四罗汉,有一个四只眼》等。
《十二罗汉》
《十二罗汉》
《四罗汉,有一个四只眼》
《四罗汉,有一个四只眼》
还有一些感受生死题材的佛教作品,就是有个小“问题”,标题太长……
《人们在前往阴界的路途中会遇到许多艰辛和灾难,但这个过程迫使人们去感受生之为人的困苦,从而超渡成佛》
《人们在前往阴界的路途中会遇到许多艰辛和灾难,但这个过程迫使人们去感受生之为人的困苦,从而超渡成佛》
《人们在前往阴界的路途中会遇到许多艰辛和灾难,但这个过程迫使人们去感受生之为人的困苦,从而超渡成佛》
作品《人们在前往阴界的路途中会遇到许多艰辛和灾难,但这个过程迫使人们去感受生之为人的困苦,从而超渡成佛》,就体现了更多日本画元素,如白色大象源自于江户时代艺术家伊藤若冲的作品,它浮现于一片汪洋大海,周围有隐士、少女、雀鸟、婴儿,画面斑驳,叹为观止。
圆相
除罗汉系列外,对佛教元素的运用上,村上隆想到了书法,圆相系列应运而生。
圆相系列作品
圆相系列作品
该系列大部分作品画面十分简洁,以具有“水墨”质感的圆驾驭所表达的虚无思想。圆下的花朵、骷髅、笑脸,又代表着与过往作品的传承联系。
有人说,圆相系列是村上隆对传统的致敬,他以圆为极,探寻万境归空、心随身动的禅意。
圆相系列作品
圆相系列作品
倘若五百罗汉系列是为芸芸众生而作,那圆相系列就是为村上隆本人而生。
圆相系列作品
圆相系列作品
传统的东方元素为作品注入了新活力,用村上隆自己的话来讲,是“扩展生活的绘画”。
最后梵华君想说,正如村上隆一样,当代亚洲的流行艺术家在流连徜徉于西方美术的花花世界时,不妨也回望下东方,也许古老的传统文化也能赋予作品无穷无尽的新生力量。
文字:李芳
文图资料来源于森美术馆官网、贝登浩官网、澎湃新闻等
责任编辑:李芳 欣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