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知识】冬泳为何冻不死人?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9-1-18 04:22 编辑@香官愚叟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DLW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天池水怪@冬晨泳@洪499683166 @QD八大关 @探索冬泳123
对冬泳运动最大的问点是:人在气温零下十几度、三十几度的寒冷天气游泳,岂不把人冻伤、冻僵、冻死?但通过冬泳人的实践,并不像大家担心的那么可怕!反而受益匪浅。其主要原因如下:
1、人体有个强大的体温调节机制(1)根据生理学知识,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一般保持在36.5°C左右,这是维持正常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但人体各部位温度差异很大,肝脏温度最高,达38.5°C,下丘脑达38°C,体表温度又低于体内温度。当气温为23°C时,躯干温度为32°C,足部为27°C,但核心体温仍恒定。冬泳时体温虽有变化,但都在36.5°C左右的恒定体温下进行,只有冬泳过量,使体内温度下降,才出现危险。
(2)陆上运动时,产热剧烈增高,体内深部出现运动性高温的生理现象,有利于运动机能的发挥。在常温下游泳,代谢率低,不会出现体内高温,而冬泳不是这样,冷水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产热也增加,表层体温急剧下降,体内温区明显缩小,直肠温度大幅度下降,体内温度反而高,导致运动性高温,虽时间极为短暂,但也反应了人体应激自救的本能。
2、冬泳体温的散失与产生(1)体热散失。冬泳运动,皮肤与水直接接触,体内深部的热量以传导的方式向外传导,还由于水的对流,带走大量体热,所以它是耗热量极高的运动。(2)体热产生。人体热能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经化学转换而成,产热途经有以下几种。安静时,体热主要来自内脏器官的物质代谢,占机体热量的56%,而肌肉中的物质代谢产热仅占18%。运动时,骨骼肌在做功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成倍增加。如进行1—2分钟的剧烈运动,肌肉对能量的需求比安静时增加120倍,肌肉产热量占机体热量的90%。
寒冷刺激加速体内产热。安静时在29°C的环境中代谢率最低,低于20°C时,代谢率开始提高,10°C以下代谢率明显上升;环境温度越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越高,代谢率提高40—60%。下丘脑接受冷刺激信号以后,立即通过甲状腺、糖皮质激素、儿茶酚氨等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使机体产热剧增。寒颤产热。寒冷使中枢兴奋引起寒颤,寒颤是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消耗大部分能量都变成热,寒颤最强的时候,体内产热可增加4—5倍,冬泳出水后更衣时的寒颤,有助于体温的恢复。
3、冬泳体温调节(1)冬泳体温调节的整个过程。下丘脑、延髓、脊髓构成体温调节中枢。其中下丘脑是主要的,因为它有温度敏感神经元,其中又分热敏感神经元和冷敏感神经元,分为对热、冷刺激做出的反应,而且极为敏感,对0.1°C的温度变化都能做出敏捷的反应。冬泳时,下丘脑接受了冷刺激的信息,首先,传导神经发出冲动,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在外周的流量,增强了皮肤绝热层的效应。这时皮肤少血,呈现苍白,出现“鸡皮疙瘩”。头、手、脚感到疼痛,这就是冬泳的冷感期。冷感期内,交感神经兴奋,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机体能量代谢增强,体内深部温度升高,从而提高下丘脑温度,引起热敏感神经元的兴奋并发出指令,解除外周血管紧张,体内深部大量的热随血液扩散到皮肤,出现一种热胀感,毫无冷意,这就是冬泳的热胀期。人体有限的能量储备,抵挡不住冷水的无限吸热,下丘脑的温度持续下降,不能再引起热敏感神经元的兴奋,使外周血管再次收缩;皮肤出现苍白和“鸡皮疙瘩”,出现寒颤,进入冬泳的寒颤期,在这个时候再不出水,就会出现低温症:强烈寒颤、动作迟呆、语言不清、四肢麻木等症状,对健康不利。(2)冬泳体温调节的调定点。由下丘脑首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控制,成为温度调定点,在冷感期内将调定点上移到运动性高温点,使机体进行产热、升温、保温等一系列调节反应。在热胀期内,由于冷水吸热过多,迫使体温向下离高调定点时,则会通过寒颤等产热方式来纠正这种偏离,进入寒颤期,由于体内热源干竭,往往又会引起调定点下滑失控的现象。
(3)冬泳体温调节的负反馈和前馈,医学上称之为体温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与各效应器之间存在双向联系,效应器不断将自己生理变化的信息负反馈到下丘脑,不断纠正和调整下丘脑发热的指令,精确地确定新环境下的体温调定点,以维持平衡。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不但有效应器向下丘脑负反馈信息,而且还有前馈现象,如在冬泳前进入更衣室换装时,冬泳场的各种视觉、听觉刺激,就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发动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机制,这就是前馈现象。(4)冬泳体温的行为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是不受意识支配的,通常称为自主性体温调节,是体温调节的基础。另外,还有行为性体温调节。冬泳运动是在高级神经中枢指挥下进行的。在冬泳时,各感应器的刺激信息传入大脑的皮层,在第二信息系统的参与下进行高级综合,通过大脑的运动中枢发出指令,出现产热。保温的行为反应,如戴橡皮游泳帽,加快动作用力游泳,用手揉搓皮肤,出水后跑步取暖并喝一杯热茶等等,这些御寒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具有意识性的。行为性体温调节是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冬泳锻炼是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的。只要科学锻炼,就不会冻死人。
DLW 发表于 2019-1-18 04:59
冬泳锻炼是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的。只要科学锻炼,就不会冻死人。
谢谢老朋友DLW第一时间关注,点评:):handshake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9-1-18 04:22
(3)冬泳体温调节的负反馈和前馈,医学上称之为体温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与各效应器之 ...
冬泳要强调科学,才有利健康,决不可鲁莽逞强。
长知识!:victory: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9-1-18 04:22
(3)冬泳体温调节的负反馈和前馈,医学上称之为体温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与各效应器之 ...
冬泳好处多多 好帖!坚持健康科学冬泳.有助于身体健康!学习了!: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妫川人 发表于 2019-1-18 05:27
谢谢老朋友妫川人关注,点评:victory::handshake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9-1-18 08:52
冬泳要强调科学,才有利健康,决不可鲁莽逞强。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山苗 发表于 2019-1-18 08:56
长知识!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关注,点评:) 今来 发表于 2019-1-18 12:31
冬泳好处多多
谢谢老朋友今来兄关注,点评:) 868584 发表于 2019-1-18 13:17
好帖!坚持健康科学冬泳.有助于身体健康!学习了!
谢谢老朋友868584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9-1-18 13:26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不客气:handshake
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