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今天是冬至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12-22 04:25 编辑@香官愚叟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DLW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天池水怪@冬晨泳@洪499683166 @QD八大关 @探索冬泳123
冬至 (节气、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节日起源
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8a98dd019d510fb37c197095e932c893/b21c8701a18b87d64b2a38a7040828381f30fd1a.jpg土圭测影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节,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相传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3615779e0a24ab18e416e63505fbe69a/f9198618367adab42e9e89fb88d4b31c8701e438.jpg
据现存文献记载,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据说,唐宋时期冬至就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而冬至才被称为“小年”。冬至,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在现存文字记述中的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最早在汉代。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冬季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农历十一月,所以说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从现存文献上考究,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天文意义
https://gss2.bdstatic.com/-f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3308e0893401213fcb3349de64e736f8/cdbf6c81800a19d8022650553efa828ba61e46bd.jpg冬至-天文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注:地极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地理意义
农历参照
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ff445231f51986184547e8867aec2e69/6c224f4a20a4462345a872329522720e0cf3d704.jpg冬至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北京的白昼时间仅有9个多小时。但是,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 运动」锻炼身体,这7点不可忽视
冬至到了,数九寒天也正式开始了,在寒冷的冬天到底要不要进行体育运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冬季锻炼更要注意,只有正确运动才能有效健身,做错了反而会伤身!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冬季运动小常识,想要健康运动,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
一、运动强度把握好
冬天是养阳的季节,并不适宜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但一场篮球赛还是可以的。慢跑、体适能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节速度和长度。二、运动时间选择好
运动时间,原则只有一个:跟着太阳走,选择温度最高、有阳光的时候进行健身,这样更容易活动开,从而幸免身体损害。早上运动一定不要太早,要在太阳出来以后进行。中午是比较适合外出运动的,同时也可以晒太阳。晚上适合在室内运动。三、心情低落时不要运动
合理的运动会令人愉悦,可以通过运动来调整情绪的。但如果情绪特别低落、萎靡不振时就不要勉强自己进行健身,这时候运动,特别是强迫自己做高强度的运动,人极易感到疲劳不说,还会加重器官的负担,甚至损害我们的身体呢。四、以有氧运动为主
冬季天气寒冷,短时间高强度无氧运动损伤阳气,轻则引起身体不适,重则造成运动损害。所以,健身时一定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五、运动穿衣讲层次
许多人认为,人一旦运动起来,就不会感到寒冷,于是只穿单薄的T恤运动。其实,人体在户外锻炼中产生较多热量的时候仅是中段,运动前后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户外运动时,要等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外套,而且运动完要及时披上,如果穿着汗湿的衣服在秋风中逗留,十分容易着凉感冒。六、要加倍做准备活动
冬天天气寒冷,我们的身体无论是肌肉还是筋腱,都比较僵硬,所以冬季运动一定要充分活动开,往往需要比其它季节多一倍的时间进行准备活动。如果是散步,就可以先慢走,中间快走,最后再留出一段时间放松脚步。如果要打球的话,那可一定要先好好热身,把身体所有的关节都活动开,让身体完全热了以后再开始,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七、记得补充水分
冬天较干燥,容易忽略体内水分流失。因为我们运动时出汗不多,很多人往往不觉得口渴。但是,冬天运动是更需要补充水分的。如果您运动的时间比较长,一定要携带足够的水,最好是温开水,一次不要喝得太多,可以分多次小口补充水分。气温再低也要火热开练!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2-22 04:25
「冬至 运动」锻炼身体,这7点不可忽视
冬至到了,数九寒天也正式开始了,在寒冷的冬天到底要不要进行体育 ...
冬至到了,这七点提醒的好,学习了。
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victory::victory::victory: 冬至到了.今天依然下水冬泳.泳不退缩!:victory::victory: 真过寒冷才开始!:lol 学习 重要的节气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12-22 08:45
冬至到了,这七点提醒的好,学习了。
谢谢老朋友杆哥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8-12-22 08:55
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谢谢老朋友老兵新传关注,点评:) 868584 发表于 2018-12-22 09:20
冬至到了.今天依然下水冬泳.泳不退缩!
贵在坚持!谢谢老朋友868584关注,点评:victory: 山苗 发表于 2018-12-22 09:36
真过寒冷才开始!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关注,点评:) 老虫 发表于 2018-12-22 11:07
学习
谢谢老虫朋友关注,点评:)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8-12-22 13:26
重要的节气
谢谢老朋友小鱼儿外婆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2-22 15:13
谢谢老朋友杆哥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不客气:handshake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2-22 15:14
贵在坚持!谢谢老朋友868584关注,点评
:handshak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