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1-29 15:18

1129鱼象鱼说【今日国学】

国画,讲究留白;做人,也要懂得留白
2018
11/29
10:32
王阳明心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早安轻音乐,好文好心情

留白,是国画的一种创作手法,在画中留下适当的空白,一幅画瞬时变得空灵飘逸,自有一种余韵无穷的境界,引出无限遐想。

比如齐白石画的虾,素白的宣纸上,寥寥几笔勾勒出灵动的虾,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花,却让人感到清水小石潭的悠闲,水波荡漾,澄澈空明,满幅都要溢出水来,颇有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更似一种空谷幽兰的禅心。

国画,讲究留白;做人,也要懂得留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从繁华和喧嚣里抽身而出,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将蒙蔽心灵的尘埃浥去,独守心灵的净土。


古人说:“见人宜说三分话”,话不要说得太多太满,须懂得留白,给人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误伤他人,留下后患。

所谓“言多必失”,话不可以说太尽,话到嘴边留半句,给彼此留下进退的空隙,以免言多生厌。

学会长话短说,急话缓说,狠话柔说,自能游刃有余行走于世上。


徐悲鸿曾邀请齐白石、张大千一起到家中做客,三人相谈甚欢,说到兴处,齐白石拿起笔挥毫泼墨,画了几枝荷叶、两朵荷花。

张大千便接着在画上加几只戏水的小虾,谁知张大千画得太入神,随意添减虾身的节数,有的画了五节,有的画了七节。

齐白石见了,便偷偷拉了一下张大千的衣袖,悄悄跟他说:“大千先生,无论大虾小虾,身子只有六节,不可多画、少画。”张大千又羞愧又感激,连忙画些水草掩盖。

古人说:“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话不可说太尽太满,留三分,保全别人的面子,同时也是给自己挣面子。

话不宜说满,懂得留白,进可攻,退可守,方是处事之道。


为人处世,也要懂的留白:做事不可做尽,须留有余地;待人不可太苛,须宽厚平和。

切不可得寸进尺,强人所难,要知道: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给别人留退路,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如郭德纲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山不转水转,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马高镫短、山穷水尽的时候,留一些余地,是给自己一些退路。”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的来信,原来家人和邻居因为争一块地僵持不下,特意写信给在朝为官的张英,希望他用权力将邻居摆平。

张英看罢来信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首诗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完回信羞愧不已,主动让出三尺,邻居见张家如此大度,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于是,便有了流传百世的“六尺巷”。

《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人生在世,须懂得“留白”之道:事不做尽,利不赚尽,福不享尽,势不用尽。

能屈能伸,能张能驰,才是高明的处世之道。给别人留一些喘息的空间,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后路和生机。


林语堂曾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林语堂话里的玄妙,就在于“留白”,倘若天空都被云彩填满,还如何“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同样,人生也需要“留白”,不可被欲望填满,得留一些空白,做些无用的雅事:品茶、读书、赏花、听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生命淡然悠长。


著名主持人汪涵虽然在名利圈里打滚,却能坚守本心,不被欲望缠身。他很少去参加“有用”的饭局,一有空便回家做些自己喜欢的“无用之事”:煮茶、读书、练书法,写文章......

人人都在名流聚集的北京买房,汪涵却在长沙一个僻静古镇给自己买了个小院子,远离名利的喧嚣。

他写了一本书《有味》,封面上印着两行小字,正是他的精神写照:“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给自己的生命“留白”,就是放下欲望,远离繁华,为心灵打开一扇窗,让皎洁的月光洒进来,让清幽的茶香透进来,让清凉的山风吹进来。


庄子说: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给房间留点空间

阳光才照得进来

人生在世,亦是如此

懂得“留白”

生命才会充满阳光,一片吉祥

留白处,余韵无穷

留白处,方显本心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1-29 15:26

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29鱼象鱼说【今日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