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害了,我的国】中国女科学家拿了这么大一个奖,国内居然没什么人知道...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11-24 04:15 编辑@香官愚叟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DLW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天池水怪@冬晨泳@洪499683166 @QD八大关 @探索冬泳1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希瑟·扎尔(南非)卡洛琳·迪恩(英国)艾米·奥斯汀(阿根廷)珍妮特·罗森特(加拿大)张弥曼(中国)张弥曼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时代风云改变了她的观念,也改变了她的命运。”张弥曼,女,原籍浙江嵊县,1936年4月出生于南京,后随父母辗转江西。由于小时候父亲在医学院工作,张弥曼常常要穿过解剖室到父亲的办公室去喊他回家吃饭,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就树立了当医生的理想。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在朝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学科。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于是选了另一条人生道路,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带着母亲赶制的厚棉袄从南方来到北方,被分配到古生物系的张弥曼有些惴惴不安,在此之前,她对这门学问一无所知。但此后的几十年内,张弥曼却全身心地扑在这个对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学科上,数十年如一日。
“她对化石着了迷,再苦再累也没有回头。”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历史,而张弥曼的工作则是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谜团。年轻时,张弥曼每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常常是一个人一根扁担挑着被子、锤子、化石纸、胶水,跋涉在荒山野岭间,身上的行囊最重时达到35公斤,还要走20公里的山路。有次在横店考察,只能睡在农家的阁楼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发霉的烂棉絮,40天无法洗澡,回家时身上已经长了不少虱子。她说,当时自己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和棉被都扔到大锅中煮沸。在缙云附近的磨石山上,山顶的小山村只有祠堂可以睡,晚上刚刚睡着,张弥曼突然发现几只老鼠从自己的脸上爬过。在这样的环境中,张弥曼说自己锻炼出了超人的饭量,有时就着几块霉豆腐,一顿饭她就能吃下一公斤。虽然如此艰苦,但张弥曼从未退缩。“我一直坚持自己采集化石,自己修理化石,自己给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对她而言,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
“从沉睡上亿年的“小鱼”身上,她为中国找到了石油”上世纪初,由于勘探技术的落后,中国的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石油资源很少被发掘,中国还被西方地质学者称为“贫油国”。中国要开采自己的石油,并且迫在眉睫。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刚参加工作的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准确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为地质专家在寻找油层时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后,随着大庆油田里第一股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张弥曼的观点也被随之证明并引起轰动。胜利油田开发时,张弥曼发现海洋曾经覆盖那一区域两次,因而成油地质时代也会与普通油田有所不同,这一观点又为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条件。
“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张弥曼对古鱼类化石的研究,不仅为国内石油开采与古生物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2005年秋天,世界各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云集美国,出席古脊椎动物学会第65届年会,同时表彰一位科学家对该学科所作的杰出贡献。这位科学家就是张弥曼,迄今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在这类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此殊荣。“她的工作,帮助澄清了生存在四亿年前的海洋里的鱼类和由其演化而来的呼吸空气的陆生动物之间的联系。多年来的工作,她在把鲜为人知的中国鱼化石引起科学界的关注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国外专家对她的评价。
2016年,古脊椎动物学会在美国盐湖城授予张弥曼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Romer—Simps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当张弥曼登上领奖台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张弥曼用字正腔圆的牛津英语做了简短风趣的答谢致辞,频频引起台下的掌声与笑声。张弥曼院士荣获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而这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L’Oré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也是对张弥曼院士极高的肯定。张弥曼是继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2003)、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叶玉如(2004)、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2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2015)后,第五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女性科学家。她将于明年3月22日在巴黎获颁此奖,并庆祝该奖项设立20周年。
在科学领域,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未打破。但看了张院士的故事,谁说女性不适合搞科研?必须为中国女性打call!为张弥曼院士打call!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1-24 04:15
在科学领域,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未打破。但看了张院士的故事,谁说女性不适合搞科研?必须为中国女性打 ...
张妮嫚中国女性的骄傲
张妮嫚中国女性的骄傲。 默默奉献!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11-24 08:32
张妮嫚中国女性的骄傲
谢谢老朋友杆哥第一时间关注,点评:handshake 冬晨泳 发表于 2018-11-24 10:40
张妮嫚中国女性的骄傲。
谢谢老朋友冬晨泳关注,点评:handshake 山苗 发表于 2018-11-24 10:50
默默奉献!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关注,点评:)
为张弥曼院士点赞~ 张妮嫚中国女性的骄傲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1-24 14:05
谢谢老朋友杆哥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不客气:handshake
他不是娱乐圈的人,现在媒体只是为娱乐圈服务的, 为中国女性打call!为张弥曼院士打call!
伟大的女性,中国的骄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