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1-15 15:56

1115鱼象鱼说【今日文化】

诗词:诗词写作立意和谋篇
2018
11/15
14:10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诗词写作立意和谋篇

文/碧海琼波

提到“谋篇”,我就从诗词之外先谈起吧。我们都知道或者至少听过“谋篇布局”这个词儿。那这词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具体定义性的解析一下

谋---就是计谋,谋划,策划。

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局面,或者说是一个事件形成的全部过程及事件的本身。往小处说可以指一篇文章,往大处说,可以说成是国事、家事,天下大事。

布局---对某事物的整体结构所做出的规划安排。谋篇的目的在于布局,先谋篇而后布局。

通过对这个词的具体解析,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我个人的体会是,谋篇布局,是我们生活中、工作中、乃至各项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个事前筹划,这是很自然的,不然象无头的苍蝇一样,乱飞乱撞,结果必然是四处碰壁。我们有时也表现的很敏捷,能很快速地对某事的处理做出正确有效的反应和行动。但是,这个“快”实际上也是经过“谋篇”而后才行动的。那仅仅是因为你的思维组织能力强。

一个人的谋篇布局能力,体现了这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每个有成就的人,有能力的人,都是谋篇布局的高手。每件杰出的作品,不论是工程、外交、艺术、甚至事业等等,都必然是经过先谋篇而成就其精彩的。我们写诗、填词、做赋、行文,同样如此。每人写诗填词水平各不相同,其作品风格、层次、品位也各不相同,差别在哪?基础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谋篇布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技巧性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的体现。所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功夫在诗外”。

我们还时常听到这样一个词,就是“底蕴”。“底蕴”是什么东东?其实,它就是指内心蕴藏的才智﹑见识、知识的积累程度。我们学习诗词写作,仅仅知道些写作规则的条条框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写作时真正依仗的是我们每个人平时积累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综合能力。

比如写近体诗,格律啊平仄啊押韵啊,其实不算难的,

有的大师级人物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就可以让一个中学文化水平的,不懂格律的人达到格律诗基本规则的掌握,而且马上就能合辙押韵地开始写作。普及速成,这一点都不难。但是,我却绝对不能保证让他短时间内写出蕴意深刻,神气内敛,精美绝伦的佳作诗篇来。为什么呢?因为,具体知识和规则的掌握可以速成,底蕴的积累却非一日之功。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建议热心诗词写作的朋友,要学会“多才多艺”。即使不能达到真正的“多才多艺”也要达到兴趣广泛。需要形象思维的---比如绘画、音乐、书法等,我们可以不很专业,但我们至少要懂的去欣赏,起码要有兴趣。需要逻辑思维的---比如数学、逻辑学、语言学、科学、法律学、心理学等等,也要适当的去了解、感受以及学习。至少,这些可以让我们养成思维缜密的习惯。

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其他例如美术及音乐等艺术作品的创作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诗、画、乐本就是一体的,思维模式大同小异。而作品形成的过程本身,又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细的刻画。这就是真正的“功夫”所在。

如果只有形象思维的发散,你会神经兮兮的不正常;如果仅有逻辑思维的禁锢,你就只是一个机器人。而如果将二者适度的把握和掌握,自由运用,充分发挥,那你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高素质的人,岂止一个诗人的桂冠可以挡的住你,任何事情对你来说都会驾轻就熟的。

“谋篇布局”不是一个空泛教条的概念,它是知识底蕴的积累的产物,是以综合修养为基础的概念。平时不注意综合素质的训练,我就是告诉你一万条谋篇的规矩和法则,你该不会还是不会。说严重点,关于谋篇的修炼,是一辈子的课程,是远超出诗词范畴的概念。

写诗填词技能的本身,实乃末技耳!从诗的框架里跳出去,去思悟事物本身的规律,再回到诗的境界中来,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经常这么反复的修炼,那么对于所谓起承转合的理解,对于谋篇布局的认识,你就可以给我做老师了。呵呵。

好!有了前面一大通认识上的铺垫,我们就可以具体的谈谈诗词写作的谋篇之法了。按诗词写作的章法意义来讲,上面说的,算是起承转合里的一个“起”吧,

一,立意

欲写诗文,必先命意。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中山诗话》中也说到:“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这句话,这里的“志”是指什么呢?“志”就是“意”,就是指你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你写诗的目的,也是要表达的这个“意”。写诗不是写小说,更不是记流水帐,写诗的主要功能目的就是“言志”。

写诗须先立意。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及情趣不同,所遇到的情况和环境也千变万化,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和习惯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块垒就各不相同,所要立的意也是不同的。没有块垒的催动,我们不会去写诗,想去写诗,必然有所立意。

所以,我们表达出来的情调和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意象不同。

有了这个意,我们才能去谋篇策划,才能去对我们将要写的东西进行布局安排。那么诗的写作中表达出来的意的格调,有分类吗?有规律可循吗?

有!

我们可以看一下司空图写的《二十四品诗》,那里将诗意分为了二十四个风格品位。现罗列如下:

01【含蓄】02【纤秾】03【悲慨】04【雄浑】05【委曲】06【超诣】07【自然】08【豪放】09【高古】10【清奇】11【形容】12【沉著】13【飘逸】14【实境】15【流动】16【绮丽】17【旷达】18【缜密】19【冲澹】20【疏野】21【劲健】22【洗炼】23【典雅】24【精神】

清代的袁枚还写过一个《续诗品》,写有“崇意、精思、用笔、布格、结响、葆真、……”等等有32种之多,不一而足。皆可做参考,闲来读读,算是增加营养吧。今天我们对这个不做深入探讨,找时间我可以专门介绍这24品诗的解读。大家自己也可以找相关资料阅读理解。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立意的如何确定,决定了我们诗作的风格取向,当然也决定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谋篇的如何谋划。

因为不同的立意就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需要不同的词语的承托,也需要不同的架构来支撑它。要谋篇,就得先有立意。谋篇不可按死板教条的章法程序硬套,立意不同,章法自然有所变化。这是我先说到立意的目的所在。

上面24品,不是我们都能经常用的上的。我们经常在如下一些立意上考虑:“【含蓄】【豪放】【高古】【典雅】【雄浑】【飘逸】”等,看个人的喜好风格了。

关于立意我先暂时说这些,只是提醒初学的朋友注意如下几点:

1,贵有新意

参考相关的诗话有云:

“凡袭古人句,不能翻意新奇,造语简妙,乃有愧古人矣。“文章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依人”,“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后可以传之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古人讥为屋下架屋也”“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切记。

2,切忌意杂

一旦意杂,则诗就不纯了,这里尤其以绝句诗特别要注意。因为绝句诗中只四句,在七绝短短的二十八字中(五绝为二十字),你要想表达一个意,已经恨它字少难达意了,如国几意混杂在一起,则让人不知所云而乱成一团了。如果真有几种意都要表达,那就分成几首来连章描写吧,成为系列较好。切忌堆在一首里。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犯复

这点尤其针对初学者,诗思不够宽,常犯此诗病。最常见的就是律诗的颔颈二联,上下联的“意”经常是一样的,极易形成了合掌,要注意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1-15 16:06

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15鱼象鱼说【今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