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8-18 16:31

0818鱼象鱼说【今日佛教】

密教佛教艺术:形态丰富多样 两界曼荼罗多见于日本
2018-08-13 | 文/张总 | 来自:梵华网分享:
密教或密宗艺术在中国的体现有汉传的唐密艺术与藏传佛教艺术。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藏地艺术形态极为丰富多样。最主要有寺庙、宫塔、像设、唐卡及法器等等,其宫殿寺庙广布,规制宏大。若布达拉宫举世闻名,建造跨度达数百年,从公元7世纪至13 世纪,譬如曼荼罗坛城,立体形象各种形质做成者,汉地几乎不见。藏地的寺庙布局与汉地完全不同,尤其与明清院落式禅寺的规制划一不同,多为据地形的自由分布,大殿与扎仓(学院),其珍奇处若桑耶寺,如曼荼罗世界构成莲花。再如江孜白居寺,以平面多曲之塔组成,其内壁画殊为上乘。

近年西藏地区的考古,于藏地西部石窟、阿里古国寺殿等方面大有发现,获知很多珍贵无比的石窟壁画,西藏东部还发现有大日如来以及八大菩萨的雕像。另外藏式金铜佛像等等,在国内外博物馆也颇有获收。

东噶窟顶

东噶窟顶

东噶壁画临品金翅鸟

东噶壁画临品金翅鸟

皮央寺铜质菩萨立像

皮央寺铜质菩萨立像

札达县的皮央—东嘎石窟群价值非常,东嘎一号窟是为坛城窟,集中绘制了很多幅曼荼罗,非常精美。从构成色彩形像,无疑属金刚界曼荼罗,又是其大曼荼罗的演进,为世界语自在曼荼罗,中心以文殊菩萨代大日如来佛。第2窟窟顶也是大曼荼罗。同时存在的帕尔嘎尔布石窟与卡尔普石窟中发现的曼荼罗,极可能为普明清净曼荼罗,而非胎藏界曼荼罗。札达县这些石窟曼荼罗与周遭尼泊尔阿契寺等地发现的一些寺庙绘画曼荼罗很是接近,属同一文化圈系。这些曼荼罗内容为金刚界与普明,可以突破阿底峡扫除密宗邪道之说,是对藏地西部后弘期佛教及艺术的重大认识。

唐代密宗是在玄宗开元年间由三位高僧传入的高度组织化的密教,旧称纯密,现论为真言与瑜伽两部,即胎藏界与金刚界密教。三位高僧分别为善无畏、金刚智与不空。善无畏(637-735年)是中天竺人,开元四年(716年)来华,先在皇室道场传法,后住西明寺、洛阳大福先寺,译《大毗卢遮那神变成佛加持经》,也称为《大日经》。以胎藏界经典与教法为核心的真言密教事理兼备,三密并用。教义与密法体系相当完备,从而使密宗脱离早期陀罗尼杂密状态,可以独立成宗。金刚智(669-741年)也是印度人,开元七年(719年)经斯里兰卡来华,先至广州再到洛阳,玄宗拜为国师。他来往长安与洛阳——西京与东京之间,建曼荼罗场立坛灌顶,弘传瑜伽密教,译出《金刚顶瑜伽略出念诵法》等金刚界瑜珈密典,使两京上层社会密法多得,影响颇大。不空(705-774年)幼年来华,活动自玄宗天宝至德宗贞元,所传以金刚乘瑜伽密教为主。但他倡导护国护教,为现实政治服务,因而得到了很高的地位,得赐紫袈裟,封官位至王公,他又译出《金刚顶经》等百余部密典,广传弟子。所以密宗深入社会各界各层,发展达于鼎盛,影响播及日本、朝鲜。唐代会昌灭法后,诸宗皆受打击,唐末以后密宗几乎失传,但流于日本新建真言宗一系法脉延绵未绝。

胎藏界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

两部大法的密教艺术,主体是为胎藏界与金刚界的大曼荼罗,其画像国内早已不存,但日本很多寺院保存有画稿与完成彩色大幅图像。大曼荼罗构成复杂,但很规则,是为巨幅方形。胎藏曼荼罗中心部分为大日如来,东南西方为四方佛,合成五方佛,其侧间出四菩萨,成为中台九叶。周围则有十三院,莲花部观音院、地藏院等等。金刚曼荼罗则如九宫格,九个方格分列成身会等共九会。毗沙门天王像即北方天像在不空护法仪式中应用。

星曼陀罗

星曼陀罗

唐密于唐代以后近乎失传,实物遗存极少。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所现的众多顶级国宝文物,内有金刚界三十七尊宝函,其埋方式,也包含重要的唐代密宗内容,殊可珍视。

三十五佛唐卡

三十五佛唐卡

四臂观音唐卡

四臂观音唐卡

地藏菩萨唐卡

地藏菩萨唐卡

密宗真言瑜伽两部之前,早有杂密流行,即陀罗尼密教与持明密教。密宗像式,多头多臂的菩萨造像,如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还有两者结合的观音。密教主神是为大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像,其特征为佛装形像上又加以菩萨庄严具饰。但中国佛教艺术中具有开元三大士来华之前,武则天时期就有此类戴冠、佩臂钏腕镯及项圈的菩萨式佛像,其究为大日如来还是持明密教中佛顶佛,学界颇有讨论争议。唐代自初年时起,千手千眼观音就有流行,此后延绵,成为民众重要信仰。毗沙门天王信仰却是不空护国坛场,作法退敌,因而大行于世。不空曾行动活跃于河西一带,因而敦煌地区存有不少绢画壁绘,而莫高窟北区465号窟等更是密宗珍宝之窟。

作者:张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研究员,海南南海佛学院佛教美术系教授

责任编辑:葛蕾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8-18 16:49

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818鱼象鱼说【今日佛教】